9月18日晚,廣汽宣布與騰訊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在智能網聯汽車車聯網服務和智能駕駛、云平臺、大數據、汽車生態圈等領域展開合作。
對此,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廣汽之前在安卓上基于一級供應商有所積累,估計車機底層軟件由廣汽主導,也就是基于安卓OS的操作平臺,再加上一些互聯網生態的應用,比如微信、音樂等由騰訊提供。”
事實上,在汽車產業逐漸走向智能化、電動化、網聯化的路途中,傳統汽車廠商和互聯網企業紛紛抱團,應對未來趨勢,旨在占據市場高地。與廣汽、騰訊合作類似的是,阿里的馬云和上汽的陳虹在三年前就決定合作打造“互聯網汽車”,這項合作的產物就是上汽榮威RX5。
雖然有“互聯網”,也有“汽車”,但是要把兩者整合到一塊兒,并非易事。回憶起榮威RX5發布前的三個月,斑馬CEO施雪松仍然記憶猶新。他表示,阿里和上汽的合作并非只有光鮮亮麗的一面,也走過了一些彎路,貢獻了很多經驗和教訓供后人吸取。據悉,斑馬是上汽集團和阿里巴巴集團共同投資成立的合資公司,其為榮威RX5提供了互聯網汽車整體解決方案。
他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RX5的成果之一,就是和一級供應商一起,把基于YunOS的斑馬系統裝到了車上。對于該系統,他舉例稱,比如用戶走到加油站,車內就會彈出非油品清單,用戶點擊后,所買的水或者其他食品將會連同加油費一起支付,無需下車,一氣呵成。“這種連貫場景+服務找人+支付直達”背后是人工智能驅動的人機交互界面。
施雪松對第一財經記者稱:“騰訊和廣汽的合作,起點和動機與阿里和上汽的合作有異曲同工之處。”不過在他看來,兩者也有本質的不同。騰訊的生態更加偏向社交屬性,而阿里生態更偏向于衣食住行。
施雪松認為,智能網聯的真正解決之道,并不僅僅是“整車廠商+物聯網公司”。互聯網應該扮演未來汽車基礎設施的角色。所謂的“互聯網汽車”,就是應該時刻在線,隨叫隨到,這也從根本上決定了它們所要搭建的互聯網汽車平臺的產品形態——車、云端、大數據緊密結合。
他表示,解決智能網聯的關鍵是車載操作系統,即汽車OS,該系統必須具備云端融合計算的能力。“阿里1000名工程師在OS方面積累了7年實戰經驗,在車載OS的定制開發上合計花了3年時間。”施雪松告訴第一財經記者,“OS的門檻相當高。”
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所謂的汽車OS,就是為汽車智能網聯專門設計構架的OS操作系統。目前全球最大的汽車OS操作系統是黑莓的QNX。谷歌也希望把最新發布的AndroidN系統做到車上。
以施雪松的觀點,用通俗的例子來說,就好像Windows在PC上很靠譜,但是搬到手機上就不靠譜了;同樣地,安卓在手機上很靠譜,但是搬到汽車里就不靠譜了。他堅信,只有帶智能操作系統的YunOS才是互聯網汽車的未來。
雖是一家之言,不過隨著汽車產業的智能化、網聯化趨勢越發顯著,汽車OS中的商業大戰呈現出暗流涌動的狀態。
興民智通首席運營官張人杰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騰訊早些時候也試圖自己搞過汽車OS,不過去年宣布停止了,因為沒有生態,根本做不下去。”在他看來,阿里的YunOS也不好做,成本太高。
張人杰進一步解釋道,操作系統需要處理器、編譯器、中間件、應用等一系列的生態,一個廠商要把這個龐大的生態系統維護起來非常困難,即便是蘋果和谷歌也是經營了好多年才有今天的生態系統。更何況國內廠商基礎設施積累薄弱,還不如采用安卓OS加應用的生態體系。
“沒有完美的系統。生態好(比如安卓OS)也許穩定性不夠,穩定性好(比如QNX)也許生態不足。”張人杰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最好的方法,就是虛擬化之上安全件用QNX這類實時操作系統,娛樂件用安卓這類。這也是大部分廠商目前的方向。”
不過,金雅拓物聯網業務部中國區總經理林瑤持有不同的觀點,其認為,汽車OS門檻并沒有斑馬所說的這么高。林瑤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我認為車里面未必非得需要一個OS,因為人與車的交互畢竟有限。”
(新媒體責編:wb00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