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來了,商家愿意大力促銷,消費者開開心心買單。話說回來,汽車作為不那么容易沖動消費的品類,各路玩家是如何吸引消費者的?億歐汽車將細數其中幾家的“雙11”游戲規則。
今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頒給了研究行為經濟學的理查德•塞勒教授。獲獎理論之一是塞老師提出“助推”概念。塞老師認為,人們在進行抉擇時,可以通過“助推”而不是強制的方式來影響其決策的制定。
于是,“雙11”這種人造節日誕生了,實際上就是商家為消費者找了個合情合理的沖動消費的借口,在你猶豫要不要“剁手”時,在背后小小推你一把。
不管怎么說,“雙11”來了,商家愿意大力促銷,消費者開開心心買單。話說回來,汽車作為不那么容易沖動消費的品類,各路玩家是如何吸引消費者的?億歐汽車將細數其中幾家的“雙11”游戲規則。
彈個車
“彈個車”是目前大搜車旗下主打的新車融資租賃產品。今年“雙11”期間,“彈個車”推出部分車型免首付的玩法。根據天貓官方放出的消息顯示,“彈個車”天貓旗艦店“雙11”開搶1分鐘后,店鋪成交量達到631臺,30分鐘后,成交量達1919臺。
根據大搜車12日放出的官方數據顯示,“雙11”當日,新車融資租賃成交量為4749臺車,已支付首付款總額約為4797萬元,合同總金額約6.14億元。
11月初,繼螞蟻金服之后,阿里巴巴也入股了大搜車,領投了大搜車3.35億美元的E輪融資,可見此次“雙11”天貓平臺更有理由對“彈個車”不遺余力地提供支持了。
除了線上渠道,線下還有大搜車早期以SaaS系統覆蓋的全國80%線下二手車經銷商,目前又以新零售的方式再次賦能,形成了線下的推廣資源優勢。
易車&淘車
本次購車節期間,易車旗下新車、二手車、汽車金融等增值服務悉數上陣。根據易車發布的“11·11購車狂歡節”數據顯示,截至11日24時,易車平臺上產生訂單總計42.1萬單,總訂購額達到522.8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02.8%與146.6%。
淘車是易鑫集團旗下汽車大交易平臺。在淘車官網上的活動規則顯示,淘車對于“雙11”活動籌備已久。從9月20日開始,就開始分階段性地推出不同優惠活動,形式多以抽獎為主。背靠京東的淘車平臺以“京東E卡”福利先行,后再配合購車分期利息優惠、新車融資租賃首付優惠等策略。
今年“淘車11.11活動”期間,易鑫集團旗下淘車平臺推出了“萬元開走“、”新車分期”、“品牌認證二手車”等多個活動,交易提報達到119,139臺(指交易提報、等待提車的實際臺數),交易提報總金額117.66億元,交易提報總融資額89.06億元,后市場車品總銷量116,741件。
有易車、騰訊和京東支持的易鑫集團以汽車金融起家,金融背景使其除了在融資租賃業務上發力之外,也多了車貸分期等汽車消費金融業務的選擇。
易鑫集團正準備近日在港股IPO,招股書顯示,易鑫集團已是國內大型互聯網汽車零售交易平臺。2016年,易鑫促成160000多筆汽車零售交易和汽車相關交易,涉及的汽車總值260億人民幣;今年上半年促成160000筆汽車及相關交易。
汽車之家
與前兩者實實在在的車輛交易不同,我們在汽車之家車商城中看到更多的是以賣優惠券的形式提供汽車后市場服務。
“雙11”活動期間,除了價格上的優惠,汽車之家把之前的科技感產品“拍照識車”和“VR車展”又推了一把。除了針對C端看出功能外,近日,汽車之家還發布針對合作經銷商的戰略級產品“車智云”,其中提供包括“銷量預測”、“競爭格局”、“營銷漏斗”、“傳播監測”、“線索分析”、“產品規劃”、“配置策略”、“產品改款”在內的八大產品。
根據11月12日汽車之家披露的數據顯示,從活動開始的10月23日到11日24點期間,通過汽車之家實現的汽車交易訂單總量超過26萬輛,交易總額為421.33億元,客單價為15.91萬元。其中,通過使用汽車之家旗下家家金融的金融產品交易訂單總量為27449輛,交易規模為41.75億元。另外,汽車之家移動端產生的訂單總量超過18萬輛,交易總額267.94億元。
汽車新零售
當我們還在懷疑,賣車還能賣出什么新花樣來的時候,各家形形色色的優惠活動已經如火如荼地進行了,有人大玩”新零售“,有人科技感爆棚。不得不承認,有時候確實是貧窮限制了想象力。
有沒有發現,汽車新零售走紅后,各大汽車交易平臺都開始打出汽車新零售的概念。而這次“雙11”的促銷活動也在大推融資租賃產品。畢竟,新零售和產業互聯網都是即將到來的“候選風口”。但愿借著這次“雙11”的東風,融資租賃在國內的滲透率能夠進一步增長吧。
(新媒體責編:wb00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