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佛同城將再次在軌道交通上實現無縫對接。2月11日,佛山市南海區開展“一環創新圈和一環生態圈工作情況考察調研”,記者從調研中了解到,佛山南海新交通計劃接入未來的廣州南站西站場,為廣佛之間再增加一條無縫對接的軌道交通。
當天的考察介紹了佛山三龍灣高端創新集聚區、佛山西站樞紐新城、里水鎮鄉村振興等各鎮街重點工作。記者了解到,佛山三龍灣高端創新集聚區的核心區域——三山新城與廣州南站一橋互聯,佛山市、區兩級在三山新城規劃有多條軌道交通通過,包括佛山地鐵2號線、4號線、11號線,以及南海新交通1號線等。
三山新城與廣州南站如何實現無縫對接,是三山新城建設的一個重大考慮。記者從視察中了解到,廣州南站目前正在開展改造提升工作,計劃利用西廣場平臺打造成為集公交車、出租車、有軌電車等一體化的換乘集散場所。該項目將為南海新交通引入南站西廣場提供了良好契機和預留空間。新交通東延方案初步確定為,經過林岳西站后繼續沿魁奇路敷設,與軌道11號線在林岳東站換乘后,跨越陳村水道進入大洲村片區,最后接入廣州南站樞紐。
四大省級實驗室之一——季華實驗室(先進制造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落戶三山文翰湖片區,規劃用地近1000畝,其中科研用地240畝,建筑面積26萬平方米,由南海區負責園區載體的代建工作。實驗室于2018年12月28日真正動工,并計劃2020年6月完成一期13.5萬平方米載體建設。目前,實驗室臨時辦公用地2800平方米已填滿,南海區計劃再新增20000平方米暫時用地。
今年1月,南海區十三屆黨代會第四次會議會議報告提出,要建設廣佛跨城綜合體(暫名粵港澳國際交流中心)。記者了解到,該項目位于佛山南海與廣州番禺的接壤處,屬于廣佛同城發展項目,因其作為高端金融服務區將接軌國際市場,將成為廣佛兩城面對世界的城市名片。設計以廣東廣府文化為元素,將傳統的廣府建筑語匯在新時代中煥發嶄新的魅力,傳承和弘揚廣府建筑文化,賦予廣府建筑嶄新的、持久的生命力,彰顯廣府特色之美。
據介紹,該設計提取三山的形態符號,提煉線條;立面形態以廣府民居起伏錯落的坡屋頂坡屋頂為原型,以現代的手法,創造出豐富多變的坡屋頂關系,既保留了廣府建筑的味道,又不失新生建筑的時尚感。建筑材料選擇上使用了傳統廣府建筑慣用的灰瓦,現代風格的玻璃、鋁合金,大面積的坡屋頂以瓦片作為坡面系統,力求在古建筑群落中創造一個念故卻又不失現代感的建筑。建筑平面9個小院子+2個大院子,代表著大灣區的9市和2個特區。
主體建筑形似三條飄逸的絲綢,是三龍灣騰飛的象征,是云、樵、嶼三山的再相聚,是粵港澳大灣區的再融合,也是粵桂黔經濟發展的再攜手。
從剖面圖來看,地下層為佛山地鐵2號線,地面一層為廣州番禺區有軌電車及出租車等,地面二層為廣州南站環線,地面三層為南海區新交通線路,地面四層為屋頂花園。
(新媒體責編:wb00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