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政府制定價格聽證辦法》、《甘肅省定價目錄》、《甘肅省定價聽證目錄》等法律法規規定,城市軌道交通票制票價屬政府定價范圍。參考國內其他城市軌道交通票制及票價水平,結合蘭州市軌道交通1號線成本監審結論,蘭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制定蘭州城市軌道交通票制票價聽證方案,提請聽證會聽證。5月6日,蘭州市軌道交通票制票價聽證會在蘭州百合花賓館召開。25名聽證會參加人(實到24人,因故未到會的1名聽證會參加人提交了書面意見)對蘭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提出的三套聽證方案進行聽證。聽證會現場,23位聽證會參加人原則同意方案一,但均建議對方案一繼續修改、完善;一位聽證會參加人同意方案三;另有一人建議在目前的三套方案基礎上做修改,提出新的方案。蘭州發改委表示,本次聽證會參加人提出的意見、建議及筆錄將于15個工作日內報送蘭州市政府,經蘭州市政府審議通過后擇機向社會公布。
蘭州軌道交通1號線單位成本為17.86元/人次
2017年初,蘭州市價格成本監審局根據蘭州市軌道交通1號線一期工程(陳官營—東崗段)可行性研究報告,對運營總成本費用中生產人員(運營分公司人員)工資及福利、電費、修理費、營運費、管理費、無形及遞延資產攤銷、折舊、財務費用8項內容開展了成本監審工作,測算出軌道交通運營成本。
此次成本監審以軌道交通正常運營為假設條件,以1號線一期工程開始運營的2018年為測算年份,對蘭州市軌道交通有限公司的運營成本進行了審核測算。按照《可研報告》客流預測初期全日客運總量為32.01萬人,確定年客運量為32.01×365=11683.65萬人次。經審核,蘭州市軌道交通1號線一期2018年運營總成本為208654.80萬元;以年客運量11683.65萬人次計算,單位成本為17.86元/人次。
需要說明的是,由于軌道交通1號線尚未正式運營,本次成本監審主要以《初設及概算批復》和《可研報告》中的相關數據進行測算。建議在1號線一期工程完成竣工結算審計,待經過一段時間運營穩定后重新進行成本監審,核定實際運營成本。在軌道交通1號線票制票價制定工作前期的調研活動中,蘭州市成本監審局了解到與蘭州市情況類似的青島市減免了軌道交通運營的基本電費,建議蘭州市政府爭取相關政策,降低蘭州市軌道交通運營成本。
蘭州市擬采取里程分段計價票制
聽證會上,蘭州市發改委服務價格管理處介紹,蘭州城市軌道交通票制票價初步方案參考成本監審結論,遵循公益優先原則、合理分擔原則、合理比價原則、遞遠遞減原則、統籌線網原則、最短距離計價原則,擬定票價方案。
在票制選擇上,蘭州市擬采取里程分段計價票制。該票制更為科學合理,適合站間距差異較大和網絡化程度較高的城市,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運營單位可以通過多種途徑及時公示線路站距和價格,做到票價公開透明,因此越來越多地被采用。
票價構成分為起步價和晉級里程。起步價:參考國內其他城市,除北京和上海之外,其他城市軌道交通起步價均采用2元。根據蘭州市軌道交通1號線沿線的問卷調查分析,市民接受票價水平在2-3元的比例超過80%,所以蘭州市提出起步價:2元方案和3元方案兩種。起步里程:根據蘭州居民收入水平、消費支付能力,以及同級別城市水平等綜合因素考慮,2元起步距離可重點考慮乘坐4公里、5公里、6公里三種方案,3元起步距離可重點考慮乘坐7公里、8公里兩種方案。晉級里程:擬定蘭州軌道交通計程費率層級在3-5級。
擬定三套方案供選擇
方案一:按里程分段計價,起步價2元,起步里程4公里(含4公里)。晉級里程為“4、4、6、6、6、6、8、8(公里)”,即3元可乘坐8公里、4元12公里、5元18公里、6元24公里、7元30公里、8元36公里、9元44公里、10元52公里,10元以上每加1元可乘8公里;
方案二:按里程分段計價,起步價2元,起步里程4公里(含4公里),晉級里程“4、4、5、5、6、6、8、8”,即3元可乘坐8公里、4元12公里、5元17公里、6元22公里、7元28公里、8元34公里、9元42公里、10元50公里,10元以上每加1元可乘8公里;
方案三:按里程分段計價,起步價3元,起步里程7公里(含7公里),晉級里程“5、5、8、8、8、8(公里)”,即3元可乘坐7公里、4元12公里、5元17公里、6元25公里、7元33公里、8元41公里、9元49公里、10元57公里,10元以上每加1元可乘8公里。
總體來看,三個方案的運價與成本相比,均處于較低的水平,體現了公益性的原則;在公益優先的前提下,三個方案都盡可能地兼顧企業的運營成本和財政的承受能力;同其他公共交通工具的運價相比,軌道交通的票價均高于公共汽車運價而低于出租車運價,符合合理比價的要求;在已經開通軌道交通的城市中,蘭州的方案票價水平與貴陽、成都等城市票價水平類似;三個方案都從線網運營的角度,確定票制和票價水平,不僅適用1號線,而且適用今后軌道交通線網。同時,三個方案又各有側重:方案一對短距離出行乘客略有利,方案三通過適當加速遞遠遞減的方法,對吸引中長距離出行的乘客略有優勢。
這些人坐地鐵有優惠
聽證方案明確了擬配套措施及優惠政策。
蘭州市重點優撫對象、現役軍人、傷殘軍人、殘疾人等特殊人群憑相關有效證件登記后免費乘坐軌道交通。
學齡在18周歲以下的蘭州市中小學生可辦理學生卡后享受5折扣值優惠;60-69周歲的老年人,可辦理老年卡后享受5折扣值優;7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可辦理敬老卡,在工作日非高峰時間段和節假日免費乘坐軌道交通。
待軌道交通運營穩定及各項條件成熟后,城市軌道交通將與城市公共交通實現互聯互通。若國家出臺軌道交通相關優惠政策,從其規定。
擬制定的票價對經濟、社會的影響各有側重
軌道交通票價的制定,必須充分考慮市民的經濟承受能力,票價水平應與市民消費水平相符。從居民收入水平看,2017年蘭州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331元(來源:2018蘭州統計年鑒),在已開通地鐵的城市中僅略高于重慶、貴陽,低于其余30個城市,與石家莊、南寧、長春等相當。
蘭州居民收入處于相對較低的水平,對軌道交通票價水平的經濟承受能力相對較低。軌道交通投入大、運營成本高,巨額的投資和運營成本,如果沒有相對穩定的運營收入,必然影響軌道交通的可持續發展,最終影響廣大乘客的利益。因此,蘭州城市軌道交通票價水平的確定,在考慮居民承受能力的前提下,應當兼顧企業的運營成本和公共財政的承受能力。
軌道交通票價的制定必須統籌兼顧,綜合平衡,既要考慮經濟效益,也要考慮社會效益,既要考慮乘客的經濟承受能力,也要考慮軌道交通的長遠可持續發展。初步擬定的三個方案在兼顧各種因素的同時又各有側重。
蘭州市公共交通系統票制票價是這樣的
城市公共汽車票價:蘭州市城市公共汽車85%的公交線路采用1元一票制,部分長大線路按區間實行多票制。
客運班車或大巴票價:蘭州至榆中客運班車票價9元,蘭州至中川機場大巴票價30元。蘭州至新區城際線601路票價12元,602路、603路、604路票價16元。
中川城際鐵路票價:蘭州至中川機場一等座票價26元、二等座票價21.5元;蘭州西至中川機場一等座票價22元、二等座票價18.5元;蘭州至蘭州新區一等座票價24.5元、二等座票價20.5元;蘭州西至新區一等座票價20.5元、二等座票價17.5元。
巡游出租汽車運價:市區起步價10元/3公里;每車公里租價1.4元,單程回空里程10公里以遠,單程回空里程費0.7元;等候費1.4元/5分鐘;夜間用車附加費0.2元/公里。西固區域出租汽車起步價為7元/2公里,其他與市區同價。
國內各大城市軌道交通普遍采用里程分段計價票制
軌道交通常見的票制有單一票制、計程票制、分區票制和計時票制。目前國內城市軌道交通普遍使用的票制為計程票制,計程票制又包括里程分段計價和區間分段計價票制兩種。里程分段計價雖然相對區間分段計價較復雜,但隨著線網擴展,郊區線路站間距加大,里程分段計價票制更為合理,目前在國內各大城市軌道交通普遍采用。根據乘車里程計算票價的城市占已開通地鐵城市的90.6%,以乘坐車站區間數量計價的城市占已開通地鐵城市的9.4%。
城市軌道交通票價主要由起步價、起步里程、晉級里程等三個要素以及優惠政策構成。起步價:除北京、上海起步價3元以外,其他城市起步價均為2元。起步里程:在32個已開通地鐵的城市中,起步里程在4-6公里(不含6公里)的有15個,占46.9%;起步里程為6公里的有11個,占34.4%;7-9公里(不含9公里)之間的有3個,占9.4%;9-10公里的有3個,占9.4%。
晉級里程:國內已開通地鐵城市均以1元為票價增加單位,增加1元可乘坐的距離為晉級里程。
在按里程計價的29座城市中,晉級里程以4公里開始的占37.9%;以5公里開始的占27.6%;以6公里開始的占24.1%;鄭州、石家莊、上海的晉級里程分別為7公里、10公里開始。
從各地的優惠政策來看,按國家相關規定,各城市針對老人、兒童、殘疾人、中小學生、革命傷殘軍人、因公致殘警察、盲人、離休干部等群體,均出臺了相關優惠政策,對乘客給予票價打折優惠。上海、杭州、蘇州、鄭州、成都、西安、哈爾濱等多個城市實行高峰時段老年人不享受免費待遇的政策。
(新媒體責編:wb00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