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淮鐵路進入二次環評,年內開建。南京至淮安縮短至1小時,宿遷、連云港、鹽城也將因此進入南京“1.5小時交通圈”。
寧鹽高速公路進入二次環評,年內開工,南京至鹽城將從4小時壓縮到2小時。
長江五橋首塊鋼混梁吊裝成功,正式進入橋面施工階段。六大過江通道同步建設中,數量之多、難度之大全國罕見。
市政府召開專題會議研究南京港規劃建設,強調要把南京港綜合優勢變成海港樞紐經濟發展的競爭優勢。
……
5月起,有關南京重大交通建設項目的消息密集上線,此時,距江蘇省首次明確提出要將南京打造成“長三角僅次于上海的核心交通樞紐”剛過去3個多月。加快提升南京城市交通首位度的各項舉措,正讓南京核心交通樞紐的目標漸行漸近。
提升城市首位度必須提升交通首位度
從2017年起,“提升南京交通首位度”便成為市領導口中的高頻詞。當年11月,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張敬華剛到任4個多月,就率隊走訪省交通運輸廳,共同研究加快推進南京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提升省會城市首位度有關工作。
2018年1月,在市兩會上剛剛當選南京市長的藍紹敏也表示,新一屆市政府將理直氣壯講首位度,全力以赴干首位度,名副其實增首位度。“對南京來說,提升城市首位度,既要提升經濟首位度、科教文化首位度,又要提升綜合交通樞紐功能。”藍紹敏說。
市領導為何將交通放在城市首位度的重要位置?黨的十九大作出建設交通強國的重大決策部署,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南京交通首位度提升,明確要構建以南京為中心的“米”字形省域綜合交通網。
多重國家戰略疊加背景下審視南京交通,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日益凸顯
南京是省內唯一同時擁有千萬級大型機場、億噸級海港、國家級鐵路樞紐的城市:鐵路網密度、高速公路國土密度均位居全省第一;祿口國際機場飛行等級提升至4F級;已建成11條過江通道;地鐵總里程達到378公里,位居全國第四。有如此驕人的成績,為何還要提升交通首位度?
市交通運輸局局長王磊坦言,進入新階段,南京交通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日益凸顯。尤其是面對“一帶一路”建設、長江經濟帶、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等多重國家戰略疊加機遇,以國際視野、系統思維審視南京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國際樞紐功能偏弱、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轉換作用未充分發揮、支撐輻射周邊的綜合交通網絡不完善等問題越發明顯。
機場:對比同在長三角的上海浦東國際機場、上海虹橋國際機場及杭州蕭山國際機場,祿口國際機場國際直飛航線僅27條,國際及地區旅客吞吐量占比10%,低于全國13%的平均水平。省內國際航空貨物95%以上經上海浦東等機場進出口,國際樞紐功能偏弱。
鐵路:南京高鐵雖占有先機,卻僅直接銜接6個方向,與粵港澳大灣區、環渤海地區缺乏直通的高鐵聯系,往蘇中地區及合肥(武漢)方向運力不足,乘火車從南京到省內一些城市,甚至比南京到北京還“遠”,難以適應長江經濟帶、揚子江城市群發展要求。
過江通道:現有的11條過江通道難以滿足快速增長的跨江聯系需求,流量高峰持續時間較以往越來越長。
高速公路:網絡輻射功能不足,省內與鹽城缺乏直通,往上海、杭州、馬鞍山、合肥方向高速公路通道容量飽和。
打造長三角核心交通樞紐,提高全方位輻射鏈接能力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南京交通首位度提升,明確了“三個轉變”,即推動省域綜合交通網由“井”字形方格網向以南京為中心的“米”字形放射結構轉變,推動全省由“多中心”結構向“省會南京中心樞紐”結構轉變,推動南京“單純側重接軌上海”向“主動輻射帶動和接軌上海并重”轉變。
今年春節過后我省召開的交通強省暨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推進會明確提出,到2035年,南京將力爭實現聯通世界重要城市、半日內通達國內省會城市、1小時通達長三角省會城市、1.5小時通達省內設區市、1小時通達南京都市圈各城市,將南京打造成“長三角僅次于上海的核心交通樞紐”。
抓住寶貴的時間窗口期,公鐵空水正在全面發力:
“米”字形高鐵網絡——
去年已開工的南沿江鐵路,為“米”字形高鐵網補上了重要的“一橫”。它串聯起南京和句容、金壇、武進、江陰、張家港、常熟、太倉等蘇南地區多個百強縣。客運通道北沿江高鐵,也正在緊鑼密鼓推進,力爭年內開工。寧淮鐵路去年底獲國家發改委批復立項,2025年前將建成通車。
全面提速的過江通道——
今年,我市有長江五橋、浦儀公路西段、和燕路、仙新路、建寧西路、龍潭6條過江通道同時在建。
根據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南京市域范圍內共規劃25處28條過江通道。未來幾年,南京將保持每年至少開工1條的頻率,過江通道平均間距約3.4公里,為全省過江通道平均間距的1/3。
“軌道上”的機場——
去年底,祿口國際機場在高鐵南京南站設立城市候機樓,實現航空、高鐵兩大樞紐之間的無縫銜接和融合。目前,祿口國際機場T1航站樓改擴建工程,已為寧揚寧馬、寧宣黃等城際鐵路的無縫銜接做好預留,“軌道上”的機場漸行漸近,助力南京打造長三角核心交通樞紐。
多式聯運的水運——
我市正以長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全線貫通為契機,完善海運直達、江海聯運、長江中上游地區及內陸地區中轉聯運等三大運輸體系,全力提升南京港作為江海轉運主樞紐港的輻射力和競爭力。
全國領先的地鐵——
從2005年到2018年,南京地鐵實現10線齊發,運營里程達到378公里,位居全國第四。今年我市還有13條地鐵在建或爭取開工。未來5年,南京地鐵運營里程將超過600公里,繼續帶動城鄉經濟與區域經濟發展共振。
(新媒體責編:wb00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