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稱,中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8日在東風著陸場預定區域成功著陸,試驗取得圓滿成功。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北京5月8日報道,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官網消息,8日12時21分,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控制試驗船完成返回制動,進入返回軌道。13時33分,服務艙與返回艙成功分離。13時49分,試驗船返回艙安全著陸。搜救分隊第一時間發現目標并到達著陸現場開展處置,經現場確認,艙體結構完好。
根據消息,試驗船于5月5日18時從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在軌飛行2天19小時,完成了多項空間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驗證了新一代載人飛船高速再入返回防熱、控制、群傘回收及部分重復使用等關鍵技術。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指出,新一代載人飛船是面向中國載人月球探測、空間站運營等任務需求而論證的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新一代天地往返運輸飛行器,具備高安全、高可靠、模塊化、多任務、可重復使用等特點,可提高中國載人飛船的乘員人數和貨物運輸能力。試驗船采用返回艙與服務艙兩艙構型,通過配置不同的服務艙模塊來適應近地空間和月球探測任務。
另據法新社北京5月8日報道,中國的新型飛船試驗船返回艙于8日“成功著陸”,這標志著其建造長期空間站和將宇航員送上月球的雄心又邁出了重要一步。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稱,試驗船在軌完成了多項實驗,此次返回驗證了這艘飛船的防熱及其他能力。重返地球大氣層的飛行器會面臨高溫。
人們希望這型飛船有朝一日將把宇航員送到空間站,并最終搭載宇航員到達月球。中國計劃在2022年前后完成空間站的建造。新型飛船將把一次性可送入太空的宇航員人數從以前的3人增加到6人。
這次試驗還包括完成了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的首飛。觀察人士說,此次任務的成功對中國來說是一個里程碑。
為美國航天新聞網報道中國太空活動的安德魯·瓊斯說,中國可以“推進其空間站計劃,首個艙段可能在2021年初發射”。
他還說:“新飛船從高軌道成功著陸也表明,中國對于將宇航員送到近地軌道之外——只有美國航天局做到了——并最終將宇航員送上月球是認真的。”
專門研究中國太空計劃的獨立分析師陳藍(音)說:“我們可以說,中國現在的載人航天能力與美國和俄羅斯差不多。”
近年來,北京大力投資太空計劃,努力追趕美國。中國天宮空間站預計今年開始組裝,2022年前后完工。
報道提到,中國在2019年1月成為第一個在月球背面著陸的國家,部署了迄今為止已行駛了約450米的月球車。
(新媒體責編:zfy2019)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