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濟南交通大腦正式啟用。目前濟南市區378個停車場和全部道路停車泊位基礎數據已經采集完畢,近期這些數據將開發應用于新的智慧停車誘導平臺。而這只是濟南交通大腦諸多應用場景的一部分。未來幾年內,基于大數據、云計算的出行將更加智慧。
智慧停車誘導平臺將亮相
截至目前,濟南機動車保有量已經超過230萬輛,停車資源日益緊張。市民出行,能夠準確知道目的地的剩余車位多寡,就成了智慧交通要解決的重要問題。
12月26日,城市交通管理“智慧+”發展論壇暨濟南交通大腦正式啟用儀式在山大舉行。濟南交警支隊、山東大學、滴滴出行達成戰略合作并現場簽約,由政府、高校、企業三方共建智慧交通新智力體系,共建智數交通聯合研究中心以及交通大數據科學與應用聯合實驗室。
記者從會上了解到,目前濟南已經完成了378個停車場和全部道路停車泊位的基礎數據采集工作,下一步這些數據將開發應用在智慧停車誘導平臺上。屆時,市民通過多個端口登錄智慧停車誘導平臺,從而實時掌握目的地附近停車位情況。近期,智慧停車誘導平臺將與市民見面。
智慧派警平臺顛覆派警模式
記者從城市交通管理“智慧+”發展論壇上獲悉,目前濟南交警基于濟南交通大腦的技術支撐,正在開發AI智慧派警平臺。
根據這個新平臺的工作流程,發生警情之后,平臺會自動定位事故發生地,并基于網格化警區內民警的實時定位,自主研判民警所處位置與事發地之間的通勤距離和通勤時間,向最具有時間優勢的民警發出指令。抵達事發地后,民警點擊確認抵達,并對現場拍照上傳到平臺,處理完警情后反饋至平臺,整個過程自主生成電子檔案和軌跡,不需要人工干預。
記者了解到,這個新平臺目前正在內測,以泉城廣場附近警區作為內測區。內測通過后很快將在市區全部推開。
相關鏈接>>
濟南交通大腦是啥,這個項目究竟有多牛
濟南交通大腦的建設是濟南“智慧泉城”的一部分,旨在作為智慧泉城“市民出行一路通”的“神經中樞”,它基于當前最前沿的交通管理、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等技術,匯聚了濟南市當前幾乎所有和交通相關的海量數據,融合了濟南公安、交通委、城管等多個政務平臺數據,第一期建設投資超過2億元。
濟南交通大腦的建設由濟南市交警支隊牽頭組織,山東大學負責頂層設計、咨詢和實施保障,滴滴出行作為主要開發單位,聯合世紀高通、浪潮集團、海信、以薩等多家單位共同實施。濟南交通大腦的設計和開發工作自今年5月啟動,至今系統的整體架構和首批功能已經正式運轉上線。隨著相關開發工作的進展,系統第一期建設所規劃的500大功能會在2019年陸續全部上線。
(新媒體責編:wb00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