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高速出行而言,大家不僅注重旅途的安全暢通,“修車”同樣是尤為關注的話題。車輛上了高速輪胎壞了怎么辦?服務區汽修廠靠譜嗎?維修配件是什么品牌?是否嚴格按照維修技術標準?收費會不會高不可攀?這些大家關心的高速修車問題,都已納入我省交通運輸道路執法區域協作方案,江蘇省交通綜合執法局沿海支隊也正著力探索高速服務區汽修聯動監管。
9月12日,沿海支隊聯合鹽城市交通執法支隊成立檢查組,對沈海高速服務區汽修企業開展聯合監管。與此同時,沿海支隊所轄四個大隊分別在響水、射陽、大豐、東臺四對服務區統一聯動駐點,對高速服務區汽修企業許可資質、收費公示、配件采購登記及安全生產情況等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送達整改通知書,提出限期整改要求。
“通過整條線、全轄區、同時段的集中檢查,有效提升監管震懾力,”沿海支隊執法業務科科長潘大林告訴記者,“此前,沿海支隊已根據實際情況,對轄區內7家汽修企業完成備案,納入日常監管。”
在G15沈海高速射陽服務區,經常往返南通到連云港的大型拖掛貨車司機陳師傅告訴記者,今天他的車在高速上輪胎壞了,就近在射陽服務區汽修廠更換輪胎。“80元搞定了”,陳師傅說,“現在價格越來越透明規范,服務也很好。”
通勤于南京和鹽城兩地的鄭先生駕車在沈海高速發現胎壓異常報警。鄭先生說,“通過968000執法服務熱線,迅速找到了就近的東臺服務區汽修廠,檢測胎壓補氣,幾分鐘就處理好了,便捷又省心。”
沿海支隊行業監管科科長吳哲告訴記者,“汽修經營活動專業性強,這就要求我們執法人員充分掌握機動車維修經營相關法律、法規、行業標準等知識,具備較強的專業能力,監管的同時更要為企業提出行之有效的建議,起到規范引導的作用。”通過聯合監管,促進提升機動車維修經營活動的安全性和消費透明度,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規范維修經營活動,不斷提升對高速服務區機動車維修經營活動和服務質量事中事后監管水平。
高速服務區汽修企業的特殊性,有時容易造成“監管真空”“重復監管”的兩極困境。為此,沿海支隊、鹽城市交通執法支隊突出業務互助、職能互補,探索建立執法協同、信息共享、服務融合的區域協作新模式,助力提升轄區內汽修服務的整體水平,為群眾提供更為優質可靠的執法服務,切實維護公平有序的營商環境和安全暢通的高速公路通行環境。(通訊員:杜超)
(新媒體責編:jsgszfyhzd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