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大連金普新區交通運輸局聚焦主業主責,堅持以人民群眾為中心,深入踐行“依法行政、執法為民”理念,建立長效執法機制,將行政執法工作貫穿路政、運政、水上交通、工程建設等交通運輸領域,全力打造服務型執法隊伍,努力實現全方位、多維度服務,助推綜合執法水平提質增效。
一、 聚焦主責主業,深化認識厘思路,強化保障推工作
交通執法改革以來,金普新區行政執法隊原有編制98人,現實有人員59人,空編率達到了39%,在工作任務有增無減、執法人員有減無增的情況下,執法力量嚴重不足的問題,一直是困擾我們各項工作難的瓶頸問題,為此,局領導班子研究確定了“加強執法、注重監管、人員下沉、全力保障”的工作思路。一是在人員保障上,破除壁壘配強部門骨干,將有生力量配足執法一線。二是在裝備配備上,租賃10臺新能源轎車作為固定執法車輛,同時配備“警翼”執法記錄儀50個,購置了2臺30T視頻采集站裝備。三是在執法手段上,在大連金州火車站出租車待客通道入口和待客區安裝設置了非現場執法遠程監管系統,非現場執法監管系統啟用以來,共查處出租汽車違規經營行為112起,提高了運政執法的監管效率,節省了人工成本。
二、 聚焦執法用法,注重培訓淬本領,強化落實提質效
針對執法隊員老齡化、業務技能“恐慌”等問題,金普新區交通局通過專題講座、以案釋法、警示教育、崗位比武練兵、行政執法實務專題培訓等學習活動形式,強化業務學習。在省廳組織的遼寧省第二屆全省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崗位大練兵 能力大比武”技能競賽中,獲得縣(區)級總決賽團體獎第三名的優異成績。在執法過程中,確定了“集中打擊影響長效,專注矛盾平穩市場”的工作方法對一些黑車屢禁不絕的區域要有針對性的持續開展專項整治,讓合規車輛占領市場,不斷壓縮黑車的生存空間。2024年各執法隊共查處各類違法違規行為585件,組織治超辦成員單位開展流動治超63次,共查核疑是超載車輛1199臺,扣分2403分,卸載貨物11394.95噸。
三、聚焦頑瘴痼疾,標本兼治求突破,強化改革保發展
大連開發區公交行業90年代初投入運營,均為民營企業,公交線路主要集中在金馬路上,隨著城市的擴容發展,原有公交線路造成了交通擁堵、資源浪費、市場秩序惡性競爭和服務質量不佳等積重難返的問題。金普新區交通運輸局領導班子經過反復研究,一致認為要想解決這個問題就必須走公交國有化改革這條路,經過近2年的努力,于2024年8月19日,德泰交運與中山、順通公交公司簽定了收購協議,徹底完成了對原開發區公交企業整合工作。整合完之后,馬上根據群眾需要不斷調整公交線路,先后將開發區9路公交線路延伸至海逸長洲、開通開發區至美食文創園和小窯灣輕軌站至美食文創園的公交專線等公交線路調整,目前已經調整公交線路共9條,深受老百姓歡迎。降低了公交線路的重合率,為逐步形成“線網布局合理、站點設置合理、運力配置合理”的綠色公交、旅游公交奠定良好的基礎。
四、聚焦新興業態,多措并舉求穩定,強化執法促和諧
剛柔并濟,和諧執法,變“管理”為“服務”,大力推行“說理式”執法,讓執法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是金普新區交通局行政執法工作秉承的理念。按照“錯時稽查、一域一案、劃定區域、聯合執法、掛圖作業”等方式,打掉了杏樹港、金州火車站、金普高鐵站和高校周邊等7個黑車聚集點。網約車投入市場以來,直接沖擊了原有出租車市場,行業運營秩序上派生出各種矛盾。如何引導網約車正規有序投入市場,規范其經營行為,規避網約車與巡游車共享出租車市場的經營矛盾風險。執法部門先后多次約談滴滴出行、T3出行、神州專車、神州同路等網絡預約出租汽車平臺,向網約車平臺宣傳和解釋最新的網約車領域法律法規,明確規范網約車平臺的經營行為,要求各個平臺加強對網約車從業者的相關培訓,提高駕駛員服務意識,積極配合交通運輸執法部門處理各類投訴舉報件。同時也要求網約車平臺盡快通過整改實現提高雙證合規率、加快清退無證車輛進度、提高行業服務標準、維護市場穩定等要求。截至目前,大連金普新區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共計向平臺下達清退函7次,全年責令各網約車平臺清退不合規車輛1518臺,對網約車平臺累計開具罰單646起,得到了巡游出租車經營業戶的廣泛認可。
下一步,大連金普新區交通運輸局將深入貫徹總書記專程到遼寧考察并發表重要講話精神,堅持以問題為導向,以強素質樹形象為抓手,勇于斗爭破難題,在破解難題中展現擔當作為,在苦干實干中解放思想闖新路,不斷提升在復雜環境、多重約束下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堅持以更高標準推進公正文明執法,讓交通行政執法有力度更有溫度,以更實舉措落實執法為民承諾,切實在決戰決勝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的關鍵節點上貢獻交通力量!(張添強)
(新媒體責編:fujia1125)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