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春色暖先開,明媚誰人不來看”。3月下旬的鄆城黃河岸邊,花團錦簇,人頭攢動,盛況空前,在溫暖的春風下、在搖曳的鮮花下、在歡呼的人群中“第二屆黃河人家旅游節”正式開幕。
這邊杏花、桃花、梨花次第開放,那邊滔滔黃河奔流不息,引來游人如織,但是誰曾想就在半年前鄆楊公路還未竣工前,這里卻是人流稀少倍顯落寞。鄆楊公路做為黃河岸邊群眾進城的唯一直達公路,由于資金問題沒有進行改造,制約了當地旅游業的發展,鄆城縣交通運輸局經過充分調研于2015年在資金尚未到位的情況下率先開工,由于資金不足,該工程分兩期進行,在克服了資金問題和黃泛區施工難題后于2016年正式通車。不少游客表示,往年也想利用周末帶著家人來黃河岸邊賞花、燒烤,但是由于路不好走或者繞路時間太趕便放棄了,今年路修好了就正好帶著家人或約上朋友過來賞花。
今年,鄆城縣交通運輸局決定圍繞全域旅游這項中心工作,路網建設全面提速,全年計劃改造升級農村公路1055公里,改造窄危橋73座,完成三年總工程量的80%,力爭農村公路三年改造計劃兩年完成;投資1.6億元,上半年開工建設龍臺路北段(220國道至黃河浮橋偉莊段)16公里和鄆蘇路28公里;繼續推進“戶戶通”工程建設方面,全年完成500萬平方米,爭取全縣80%的村莊實現戶戶通;同時,積極推進路域環境治理,美化農村公路,目前,該局已規劃了42公里以能源大道、煤化工園區大道、鄆趙路、郭武路和李黃路為環形試點的路域環境治理范圍,對路肩、綠化等設施進行高標準治理,并以此為基礎,以點帶面,確保鄆城路域環境整體上檔次、上水平。
鄆城縣交通運輸局局長李玉增介紹說:“今年,我們把農村公路建設與脫貧攻堅和全域旅游緊密結合,以旅游道路改造為重點,改造升級農村公路1055公里,完成戶戶通工程500萬平方米,實現鄆城農村公路建設大提速,使鄆城農村公路路網進一步完善,使交通項目建設與全域旅游融合更加深入,最終讓小康路走進千家萬戶。”(鄆城縣交通運輸局 郭昂)
(新媒體責編:news)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