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員正在講解微服務中心“一門式”民生服務平臺生成的相關熱力圖,平臺基于大數據為政府科學化決策提供支撐。戴嘉信攝
掃描祖廟微服務中心二維碼,登錄賬戶,按需求選擇對應的民生服務項目,填寫信息后提交訂單,享受服務后進行評價……這些類似在網上商城“網淘”時的操作,成為佛山市禪城區祖廟街道微服務中心,面向市民群眾推出的“一門式”民生服務新體驗。
位于佛山同濟路越秀嶺南雋庭的祖廟街道微服務中心,2017年12月29日迎來微服務體驗日,微服務中心由“網上商城”一門式民生服務平臺(以下簡稱“平臺”)和“線下實體店”線下服務實體兩部分組成,以市民群眾需求為導向,祖廟街道正在探索適合中心城區核心街區的“互聯網+”民生服務新方式,借力大數據,實現政府決策科學化、社會治理精準化和民生服務的高效化。目前,中心正朝著打造具有國家級示范效應的“互聯網+”社會服務綜合體的目標,全面發力。
“網淘”服務精準對接
大數據助力居民享受均等普惠便捷公共服務
用手機掃描微服務中心二維碼,登錄祖廟街道微服務中心線上平臺,首頁按服務對象和特色服務進行分類,服務項目劃分為家政、訂餐、公益、黨員、志愿者等9大類型150多種類別,為市民群眾提供所需的醫、食、住、行等全方位服務。
作為學生家長,如果希望孩子在下午放學后就近進入社區“430學堂”,度過從放學到家長下班的這段時間,市民就可以拿起手機掃碼進入平臺,選擇距離居住地最近的“430學堂”進行報名;按需要為家中長者安裝“平安鐘”呼援服務系統,方便長者在應急情況下實現“一鍵呼救”,市民可以在平臺上選中“長者服務”一欄的“平安鐘系統”,點擊“立即購買”完成交易,整個過程不到1分鐘。
這是祖廟街道微服務中心線上平臺帶給市民的新體驗。以“網上商城+線下實體店”組成的微服務中心,線下實體服務中心則超2200平方米,內設長者飯堂、康復室、多媒體功能室、舞蹈室等,為有需要的市民提供個性化的增值服務。
通過線上線下融合,微服務中心提供從幼兒到長者,各類需要關愛人群的全年齡周期數百項民生服務,實現對整個街道所有社會服務項目的統籌,為市民群眾帶來便捷精準的“一門式”民生綜合服務新體驗。
其背后,祖廟街道所在的佛山市禪城區,是全國“一門式”政務服務改革的先行區,正在全力打造佛山“首善之區”“幸福家園”和“創新發展示范區”。作為佛山中心城區的核心街區,祖廟轄區人口基數龐大,常住總人口60多萬人,其中戶籍人口約29.5萬人,老齡化程度高,群眾需求呈現多元化的特點。
在推出一攬子精品民生服務的基礎上,2017年,由政府牽頭,祖廟街道利用大數據手段打造“一門式”民生服務平臺,把來自社會機構和工青婦、民政等各條線、各種渠道的所有社會服務供給資源聚合在民生服務平臺的大商城里,市民群眾不論是通過手機、上網還是在家門口的實體服務中心等端口,均可精準搜索、自主“下單”所需要的服務項目,提升公共服務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水平。
大數據將大大提升市民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在市民通過“一門式”民生服務平臺提交“平安鐘呼援系統”訂單后,訂單信息就會被“秒速”派送給平安鐘服務提供方,與此同時,市民的身份信息、健康檔案、需求交易等都會在后臺留下痕跡,系統還將根據用戶的個人身份屬性和需求交易信息等,甄別市民群眾可能存在的其他潛在需求,結合需求系統還能自動匹配其他服務信息,并主動將有可能需要的關聯服務精準推送給市民。
構建公共服務資源共享體系
助力政府決策創新社會治理
“以大數據提升基層治理的現代化水平,輔助政府的科學決策和創新社會治理中,祖廟街道已經形成了“一門式”政務服務、“一門式”民生服務加上社會治理綜合云平臺這個鐵三角,鐵三角將快速推進政府管理和社會治理模式創新,實現政府決策科學化、社會治理精準化和公共服務的高效化。”祖廟街道有關負責人表示。
圍繞建設“首善之區”核心街區的目標,祖廟街道以黨建為引領,圍繞黨建+基層治理的思路,發力數字政府建設,以微服務中心建設為抓手,持續強化民生服務資源融合和精準推送,加快實現民生服務智慧決策和智慧管理,全力建設幸福家園。而微服務中心線上線下相融合的全新方式,打通了部門條線之間的信息壁壘,以數據集中和共享為途徑,構建起民生服務信息資源的共享體系,真正將打通民生服務的“最后一公里”,變成了民生服務“零距離”。
祖廟街道60歲以上戶籍老人占禪城區六成以上,作為廣東省居家養老服務示范點,祖廟街道從2015年開始就基于大數據分析,采取“中央廚房+服務站”的配送模式打造長者飯堂,重點補貼9700名符合條件的長者,每餐可提供配送餐約1500份,轄區長者的吃飯問題有了保障,再加上平安鐘呼援服務系統、長者家政服務、醫務社工服務等居家養老和社區養老服務,轄區老人真正實現了“老有所養”“老有所依”。
微服務中心的“一門式”民生服務平臺,在緊密、精準鏈接供給方和市民需求的同時,還將沉淀大量的民生服務數據,這將為政府民生服務規劃和決策提供重要參考。
“以為老服務為例,轄區60個村居中,哪些村居居民的為老服務需求最為活躍,哪一項居家養老需求最為集中,平臺直接以圖表形式呈現,一目了然。”祖廟街道有關負責人介紹,長者飯堂服務已經積累了53萬餐次的服務信息,平臺顯示,一些區域的上門送餐需求最為集中,區域配餐送餐人員的人力分配將更有著數,平臺還可以對用餐人群的健康檔案進行大數據分析,便于轄區內長者飯堂的各個服務點為慢性病老人配餐時,提供更有針對性的營養餐。
其背后,微服務平臺大量的數據信息來源于禪城區“一門式”行政服務沉淀下來的數據,以及政府各部門所積累的民生數據資源,再加上“大數據微服務”運行兩年系統得出的成果,平臺成為全新的民生服務“智慧管家”,將開展更為科學、智能的分析,更加精準地把握住民生需求的方向和內容。
另一方面,作為服務資源的集中供給方,活躍在佛山的眾多社會機構也將在這里準確把握和發掘大數據背后的社會需求和發展機遇。
“微服務平臺不僅沉淀了大量的訂單信息,“一門式”民生服務平臺還將對長者分布、資源匹配情況、服務反饋等海量數據進行智能分析,并根據數據分析推算為老服務的未來趨勢,這將為社會服務機構大大提高調研效率。”平安鐘服務提供方、佛山市安頤通助老服務中心負責人表示。
(新媒體責編:wb00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