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各地方政府管理者正在推動滴滴將數據對接已經搭建好的政府數據平臺,從而形成更為高效、嚴格的監管。
8月28日,廣東省交通廳副廳長王富民在羊城熱線中表示,滴滴不僅在廣東,在全國也拒絕將數據接入政府部門監管,不肯提供詳盡的駕駛人員和運營車輛數據,因此無法進行有針對性的執法,只能靠原始的圍堵來執法。
王富民所說的數據接入是指接入網約車監管信息交互平臺,這一平臺是由交通運輸部和各地交通管理部門籌建的網約車數據平臺。在2016年頒布的網約車新政中即要求“網絡服務平臺數據庫接入出租汽車行政主管部門監管平臺” 。按照今年2月由交通運輸部下發的《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監管信息交互平臺運行管理辦法》,網約車監管信息交互平臺分為部級(交通運輸部)、省級和市級平臺。
交通運輸部副部長劉小明在2016年網約車新政頒布后曾經提及建立這一平臺的目的:通過信息化手段全面實時掌握駕駛員身份、車輛運行軌跡等情況,第一時間發現問題、消除隱患,保障乘客安全,有效防范風險。
但是正如王富民所說,地方交通運輸管理部門在要求滴滴接入數據的過程中遭遇了極大的困難。
一位地方交通管理部門相關人士此前曾介紹過這一困境,其所在的城市在今年5月開啟了一輪對不合規網約車的檢查活動。此后,該人士曾經多次要求滴滴接入相關數據,但是被滴滴方面拒絕了,滴滴方面表示,數據已經接入交通運輸部,要求該城市向“部里要”。最終,這個城市的客運管理部門不得不用手工的方法進行數據統計。
另一位地方交通管理部門相關人士也對經濟觀察網表示,市級平臺接入的網約車數據存在一些真實性較低、數據量較少的情況。
數據被滴滴視為極為重要的競爭力。程維此前在接受采訪時被問及關于無人駕駛領域的競爭時,提及滴滴的優勢之一即為數據,在程維看來滴滴平臺有2100萬車輛,其他無人駕駛競爭者均沒有如此大的車隊幫他們進行數據收集。滴滴智慧交通首席科學家劉向宏在2018年的一次論壇中曾經介紹滴滴每日處理的定位數據達到了106TB(1TB為1024GB)。
以近日發生的安全事件為切口,交通管理部門拿出了前所未有的嚴厲態度要求滴滴限期完成數據接入。8月26日至今,包括重慶、深圳、廣州等多個地方相關部門均完成了對滴滴的約談,約談中的一項重要內容聚焦于要求滴滴將數據盡快接入政府監管平臺。
一些城市管理者表示如果滴滴不能如期接入數據,并完成不合規網約車的清退,將會面臨APP下架的懲罰——2018年6月,由交通運輸部、網信辦、工信部等部門聯合出臺的《關于加強網絡預約出租汽車行業事中事后聯合監管有關工作的通知》賦予了城市管理者這樣的政策工具。按照該份通知要求,如果網約車平臺出現違規行為,視情況嚴重程度,聯合監管發起部門可以按照不同流程(本省和跨省)將違規情況和處罰措施上交對應主管部門,這些處罰措施包括停發布、下架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APP)或停止互聯網服務、6個月內停止聯網、停機整頓處置等。
城市管理者寄望于通過這一數據監管平臺能夠實現更好的監管。王富民在上述熱線中表示,此次滴滴在9月底整改后,各管理部門將獲得滴滴上傳的完整數據,再進行有效清退,預計年底前能夠完成。同時預計下一步國家將出臺政策,將一鍵報警機制撇開客服,直接與公安機關系統對接。
對于監管者的樂觀判斷,研究者也提出了一些疑問。“我們要求網約車平臺公司把它們的數據接到我們的監管平臺里面,但是接進來的數據由于標準不統一,不知道它的邏輯關系,不能夠判斷它的真和假,不知道它的行程,不知道是不是修改過,能夠給監管帶來的助益程度還值得觀察。如果能夠對這些數據真實性、合法性、有效性進行判斷的話,政府需要對這些企業進行實時監管,就是你的數據即時匯集到我這里,你的平臺上的數據在政府監管平臺上同時顯示,但這樣做的成本實在太高了。” 暨南大學法學院劉文靜教授對經濟觀察網表示。
(新媒體責編:wb00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