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首列長沙至烏克蘭首都基輔的中歐班列,從廣鐵集團長沙貨運北站開出,這是長沙開辟的首條直達烏克蘭的定期貨運班列。該線路的開通,使湖南貨物運輸到烏克蘭全程僅需17天,比海運路線縮短近30天。
橫跨歐亞大陸,往返于中國與歐洲沿線國家的車輪聲,取代了曾經響徹千年的駝鈴聲。作為“一帶一路”重要組成部分的中歐班列,已成為聯通亞歐大陸的主要橋梁和綠色通道,為我國外貿提供了堅實的運輸保障,也為疫情期間歐亞各國經濟復蘇注入了活力和動力。
中歐班列暢通“雙循環”。近年來,中歐班列因其運量大、價格低、時效性強、綠色環保、檢疫環節接觸感染風險低等多項優勢脫穎而出。特別是當前,在疫情的持續沖擊下,中歐班列穩定中歐乃至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服務國內國際雙循環的作用日益凸顯。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中國外運主導運營的“灣區號”中歐班列累計開行22列,貨物運輸量2110標準箱,實現進出口貿易額9049萬美元,運載貨物重量24565噸。而中國外運的另一個鐵路國際物流基地——廣東石龍站,自今年1月以來,該基地共推出了3列定制班列至俄羅斯,其中2列美的專列,1列華為專列,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送去“廣東造”高質量產品。石龍站中歐班列今年前3個月總發運量同比增長69%。可見,中歐班列不僅扮演了中歐之間的物流通道角色,也向世界傳遞出合作共贏的發展理念,為全球經濟復蘇注入了動力。
中歐班列詮釋責任擔當。去年以來,受到新冠肺炎影響,許多國家通過關閉出入口的方式避免被影響。于此背景下,中歐班列戰略作用顯現。同時,為更好地滿足外貿企業持續增加的運輸需求,中國多部門溝通協調,靈活制定運輸計劃和方案,持續加強運輸組織協調,進一步提升班列運載力,帶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貿往來。這是中國以實際行動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體現,傳遞出中國堅定與世界攜手合作的決心,彰顯了中國的大國擔當。
駝鈴聲聲漸遠,汽笛聲聲轟鳴。立足“十四五”開局和“兩個一百年”目標交匯之年,堅信中歐班列能夠履行好歷史使命,把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傳遞到沿線各地區,更好地服務國內國際雙循環,推動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周年。
(新媒體責編:xmtqyd)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