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英國就“脫歐”后加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簡稱TPP)舉行了非正式協商,試圖促進出口。
外交學院教授、《外交評論》執行主編陳志瑞近日在接受新華網采訪時表示,這是英國的全球外交布局,不存在舍近求遠的問題。
資料圖:2017年12月26日,新華網第八屆“縱論天下”國際問題研討會成功舉行。圖為外交學院教授、《外交評論》執行主編陳志瑞在發言。新華網發
英國外交相對成熟,總會想得很多,想得很遠,準備更多的方案選擇。這一方案的提出
陳志瑞認為,不乏外力因素作用,脫歐談判進展艱難,脫歐對倫敦金融中心地位的影響已顯現。英國要想維持自身在全球金融、貿易領域中長期來的重要地位,必須要有一個新思路和新謀劃。因此,英國提出這個方案,可以說是未雨綢繆。
工黨認為,英國未來的貿易重點應放在離本土更近的地方。英國貿易與投資國務大臣格雷格·漢茲則表示,英國未來的貿易不存在地理上的限制。
據《金融時報》報道,英國加入TPP這一設想若最終成功,將成為首個在太平洋均無邊境線的TPP成員國。目前,英國國內對該提議尚存爭議。
英國的表態說明,它在以全球視角思考問題,體現了它作為老牌貿易大國、金融強國在當前國際背景下所具有的全球視野,
陳志瑞說,英國的政治立場多元,外交策略上特別善于審時度勢、權衡利弊。這是一種的全球外交風格。
交通非常便利,金融資訊和信息快速流動。英國的全球外交無所謂遠近,
在全球化背景下,提出這種設想沒什么可奇怪,并非慌不擇路。
2017年1月17日,英國首相特雷莎·梅就英國“脫歐”問題發表演講時強調,英國與歐盟之間的貿易固然重要,但是英國也更看重與其他世界上快速增長的市場之間的貿易關系。
未雨綢繆,不懼遙遠,英國尋求加入TPP會否開花結果?陳志瑞認為,現在預測為時尚早。但至少這種不僅僅單獨從地緣、地理方位考慮問題的戰略思維和規劃則預示著,英國在以全球視野思考問題。
(新媒體責編:wb00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