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至今依然清晰地記得兩年前參加全球治理高層政策論壇的情景。2016年舉辦的論壇取得了切實的成果,提出了不少政策建議,并建立了將“一帶一路”倡議與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相結合的共同愿景。這一共同愿景是我們謀求多邊合作成功的關鍵。兩年來,我們取得了很多進展,包括分析“一帶一路”倡議的經濟和社會影響,研究“一帶一路”倡議與聯合國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相結合以及積極推動“一帶一路”建設中可持續商業實踐的落地。
以此為基石,本屆全球治理高層政策論壇進一步探討了“一帶一路”建設金融合作和可持續投資面臨的挑戰和機遇,謀求讓更多“一帶一路”建設國際合作伙伴國和人民分享發展的紅利。
全球范圍內,實施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資金需求約為每年1萬億美元。實施此議程的一個重要挑戰就是以匹配的方式分配公共資源并促進私人投資,也就是說所有可用資源都必須與可持續發展目標相一致。發展中國家主導的多邊金融機制的出現,為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提供了新的融資選擇和發展機會,是傳統的融資和發展模式的有益補充。
“一帶一路”建設與落實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相互結合能夠最大化其積極影響。“一帶一路”倡議作為一個開放的國際合作機制,將創造全球性的公共福利,以此助推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
在“一帶一路”建設過程中,除了繼續加強金融領域的國際合作,我們同樣應當重視與第四次工業革命相伴而來的機遇和挑戰,在創新中謀發展。人工智能、自動化、區塊鏈技術等都將產生顯著的效益,但也會沖擊就業機會,加劇不平等,這就需要“一帶一路”建設的國際合作伙伴們轉變發展動力,克服新技術可能帶來的弊端。
我們希望通過在不同利益相關方之間架起政策溝通的橋梁,引導公共和私營部門、學術界和民間社會組織,推進可持續投資,共同為“一帶一路”建設的國際合作伙伴國和人民創造福祉。
中國在全球治理體系中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這體現在其對國際合作和機制建設方面的堅定承諾。除了提出“一帶一路”倡議等新的合作機制之外,中國還積極參與聯合國、二十國集團和金磚國家等多邊機制。中國在成立金磚國家開發銀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和絲路基金等方面發揮了積極的推動作用,表明中國已成為全球金融治理的重要力量。
(新媒體責編:wb00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