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受近年來最慘重的傷亡后,巴勒斯坦人15日迎來第70個“災難日”。
多家外媒注意到,巴勒斯坦民眾當天舉行的抗議活動比前一天明顯減少。更多人走進為哀悼死者搭建的帳篷,送別親友。加沙多家醫院涌入大批傷患,因封鎖缺醫少藥的醫療條件進一步惡化。
這一天,巴勒斯坦人在血淚中度過。
【淚別】
巴勒斯坦多座城市14日爆發抗議示威,遭遇以色列軍隊實彈射擊和催淚瓦斯驅散,至少61名巴勒斯坦人喪生、3100多人受傷。巴勒斯坦衛生部說,15日又有兩名巴勒斯坦人被以軍射殺,另有約160人受傷。
“災難日”當天,加沙街頭的店鋪大多數關閉,不時能聽到人們追憶逝者的談話。民眾還利用社交媒體紀念死難者,貼出他們的照片,配上簡短悼詞。按照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記者的說法,給人的感覺,似乎加沙每家每戶都有人傷亡。
15日中午12時,約旦河西岸城市拉姆安拉上空拉響警報,持續70秒,交通暫停。
14日示威中大約8名兒童死亡,包括一名8個月大的女嬰萊拉·甘杜爾。15日,數百人為小萊拉送葬。女嬰的遺體用白布包裹。母親把女兒抱在胸前哭喊,“讓她留下陪我吧,她走得太早了”。父親護送女兒至墓地,親手將她下葬。
親友說,示威過程中,萊拉坐在母親腿上,因吸入催淚瓦斯夭折。
法新社報道,數百人15日為23歲的亞贊·圖巴西送行。小伙的父親、50歲的易卜拉欣在送葬隊伍中哭得不能自已。
中年女子烏姆·哈立德·阿什拉姆說:“我們這輩子差不多過夠了,但這些可憐的孩子原本有大好人生。他們做錯了什么?”
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宣布建國。次日,第一次中東戰爭爆發,近百萬巴勒斯坦人淪為難民。此后,巴勒斯坦將5月15日命名為“災難日”。
【傷患】
加沙多家醫院15日擠滿等待治療的傷者及其親友。
23歲的巴塞姆·易卜拉欣說,他的腿被以軍打傷,他一度以為這條腿會因為耽誤治療而保不住。“沒有那么多醫生,他們沒法照顧每個人,處理全部傷口。(傷患)數字讓人難以相信,醫生們沒有足夠時間。”
加沙13家公立醫院和非政府組織開辦的14家診所原本因為醫療物資緊缺而捉襟見肘,重大傷亡事件使緊缺狀況雪上加霜。
希法醫院是加沙地帶主要醫療機構,由于預料示威者中會出現大批傷患,院方提前設置戶外診療站,加設床位。院長艾曼·薩赫巴尼說,醫院15日接治約500名傷患,超過九成為槍傷患者,其中近200人需接受外科手術,大多數為骨科手術。
骨科診室人滿為患,手術進展緩慢。截至15日中午,希法醫院的醫生們在12個手術間內做完40例骨科手術,還有80名傷患苦苦等待。
按路透社的說法,15日,以色列在與加沙交界地區依然部署荷槍實彈的狙擊手和坦克。以色列一方沒有傷亡報告。
【痛訴】
28歲的巴勒斯坦小伙法迪·阿布·薩拉馬14日在汗尤尼斯的隔離墻附近被打死。他的雙腿2008年被截肢。法迪的兄弟哈尼說,法迪“對他自己都不構成威脅,更別說其他人了,他怎么可能成為目標?”
巴勒斯坦領導層認為,民眾的抗議活動屬和平示威,以軍動用的暴力與面臨的威脅完全不成正比。巴勒斯坦民族倡議組織主席穆斯塔法·巴爾古提說,以軍以“罪犯的態度”,“用各種致命武器對付和平示威者”。
總部位于瑞士日內瓦的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公室譴責以軍“令人震驚的致命暴力行動”。這一機構的發言人魯珀特·科爾維爾說,以色列有權依照國際法守衛邊界,但致命武力應被視為最后手段,向靠近邊界的巴勒斯坦民眾動武沒有正當理由。
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宣布,定于18日召開特別會議,討論巴勒斯坦民眾所處“惡化的人權環境”。
(新媒體責編:wb00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