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鄭州持續強降雨影響,京廣線鄭州市境內部分區段于7月20日出現邊坡溜坍險情,行車中斷,導致上下行列車大面積停運。直至今日,已有73趟列車折返回北京西站、北京站。
近十年少有的列車大規模“滯留”,為何沒有“擠爆”車站?在探訪北京機務段了解到,20日至今,58名列車司機放棄休息、不舍晝夜,駕駛著DF11機車往返奔波,將滯留列車牽引到沿線小站“寄存”,保證了北京西站列車正常進出站。
北京機務段司機駕駛機車,將滯留列車牽引到沿線車站暫存,這是司機在開車前確認信號。
這些幕后英雄中,有的每天只休息三四個鐘頭,有的連續在車上奮戰二十余個鐘頭,有的新婚第二天放棄休假回到工作崗位上。
他們還將一直堅守,直到所有列車恢復正常運行。
73列折返車挪至沿線十余個站
22日早上6時,在北京機務段整備場上,司機趙鵬、李冬月迅速完成機車檢查后,登上一輛藍色的DF11熱備機車。“這是一臺內燃機車,由于不受供電影響,每逢極端天氣,都會派上大用場。”趙鵬面色灰暗,掛著黑眼圈,頭一天晚上,他執行完兩趟“滯留”列車“外遷”任務,回到宿舍已經凌晨1點多,只休息了4個鐘頭。
將火車頭開至北京西站,掛上滯留列車,兩人奔向固安站。原本1個小時的車程,往返路上卻要耽擱五六個小時甚至更長時間。“要優先保證線上載客列車運行,我們趁著有空檔才能行駛。”趙鵬拍了拍黑色的背包,“不要緊,單位給我們發方便面了,車上待命時也只能吃這個。”這一天,兩人駕駛火車頭回到北京機務段時,已經快到下午5時。“還是不敢回家,就在單位休息了,有新任務還得接著上!”
在排班室門前看到,地上放著一堆可以提拉的黑色行李包,旁邊還有兩箱方便面,即將發車的司機們正在完成酒測等程序。張碩的小孩只有1歲多,近一周來,他只回過家倆小時,取了一次衣服。“進入汛期,系統內已經發過兩次紅色預警,雨情就是命令,我們必須堅守好崗位!”
北京機務段運用科科長和秋禮介紹,20日以來,受到鄭州持續強降雨影響,京廣線上已有73列車折返回北京西站、北京站。為了保證車站進出有序,一趟趟“滯留”列車落客后,被北京機務段司機們開至良鄉、保定、高碑店、承安鋪等沿線十余個站點暫存,開到最遠的石家莊站有280公里。
列車“滯留”規模近十年來最大
京廣線因水害受損后,“客調命令”猶如雪花般飄到和秋禮面前,這位老鐵路人手里按著厚厚一摞傳真件,足足有269張,每張上都有密密麻麻的列車停運信息。
“鄭州是鐵路大樞紐,鄭州、鄭州東兩座車站停運,京廣線受損,影響范圍太大了。”和秋禮回憶道,上一次受到類似強降雨影響還是在2012年“7·21”。此次中斷行車時間已經超過兩個晝夜,對于鐵路行車組織的影響還在持續。
接到客調命令,下給派班室,通知乘務員,安排車輛出庫……每一條停運信息,只有寥寥數字,機務段職工卻要承擔大量工作。“緊急情況下,從接到命令到熱備機車出庫執行牽引任務,只有20分鐘。”節奏緊張,新命令紛至沓來,和秋禮自然也無法休息,每天靠降壓藥控制著血壓。
“隊長,又來活兒了,手里還有幾個人啊?”手里攥著一份新的客調命令,底曄斐小跑來到車隊辦公室,他的工作是將新的行車任務分解,最快速度派好司機。看到鄭州雨情信息后,這個年輕小伙子新婚第二天就放棄休假,回到了工作崗位上。
三十余名乘務員在鄭州兩站值守
“我們要盡最大努力,保證列車開得出、開得好。”北京機務段副段長李滋亮介紹,為了確保第一時間恢復受影響列車運行,目前鄭州東站、鄭州站各有16名熱備司機值守待命。“他們克服了最困難時無處休息、無法用餐,保證了第一時間開出臨客,將當地火車站積壓旅客送出。”最讓李滋亮感動的是,即使連軸轉、休息不好,困住車上時只能吃泡面,卻沒有一個人抱怨。
據了解,京廣線搶通后,全部線路恢復正常運行也需要一定時間。屆時,北京機務段司機們還將繼續奔赴沿線各站,將暫存車輛拉回北京,再按照車次發往各個城市。
(原標題:列車大規模滯留近十年少有,為何沒有“擠爆”北京西站?)
(新媒體責編:xmtqyd)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