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山東省政府舉行政策例行吹風會,解讀《交通強國山東示范區建設方案(2025-2035年)》(以下簡稱《建設方案》),這場吹風會在京杭大運河畔的山東新能船業有限公司內舉行。船廠內,90米高的新能源智能船舶,通體藍色,?堪哆,共同“聆聽”著未來十年山東交通發展圖景,宛如一頭靈動的“藍鯨”,下一刻就要潛入水中,奔向廣闊“藍海”。
2022年,山東成為全國首個部省共建交通強國省域示范區。
吹風會上,山東省交通運輸廳黨組書記于永生介紹,兩年多來山東相繼建成投用濟鄭高鐵、濰煙高鐵、濟濰高速、青島港自動化碼頭三期等一批標志性重大工程,高速鐵路里程、高速公路里程、沿海港口吞吐量、綜合交通運量等多項重要指標位居全國前列,為現代化強省建設提供了堅強支撐和保障。
這兩年,山東交通以“創造經驗”“做好示范”為已任,為交通強國建設趟出了“山東路徑”:全國率先建立一體化綜合交通運輸體制機制;青島港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全球領先;中車青島四方成功研發時速600公里磁懸浮列車;建成全國第一座領先水平的高鐵軌道板智能工廠;建成全國首條零碳智慧高速-濟青中線、首個自我中和的濟南東“零碳服務區”,高速公路路域光伏發電總裝機量全國第1。
大省挑大梁,交通當先鋒。一項項走在全國前列的標志性成果,見證著示范區建設的重要進展,更有力支撐著山東在全國發展大局中挑大梁的使命擔當。
即便如此,交通大省,并不滿足。
近年來,黨和國家對山東交通事業發展高度重視,從 “加快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到“打造世界級海洋港口群”“積極構建國際物流大通道”等,不同階段,重要突破的方向不一而同,但肩上擔負的使命未變,瞄準方向,加力突破,交通始終承擔著為經濟發展當“先鋒”的重要功能,唯有構建一個更加暢通立體、高效連接的通道網絡,才能為經濟發展打開更多想象空間。
12月5日,交通強國山東示范區建設推進會議在濟南召開。會議肯定示范區取得的成績的同時,著重分析了當前山東交通工作的不足,并提出八個需要“加力突破”的方向。本次進行解讀的《交通強國山東示范區建設方案(2025-2035年)》,就是未來十年山東交通謀求更大突破的“施工圖”。
會議強調,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山東示范區,要錨定“走在前、挑大梁”,聚焦在互聯互通、流通服務、智慧智能、綠色低碳、現代治理上作示范,以全球視野高標準、高定位謀劃推進示范區建設各項工作,推動全省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邁上新臺階。
未來十年,山東交通的“車輪”將駛向何方?《建設方案》較為清晰的描繪出了未來圖景。
硬聯通將持續完善:全省高速(城際)鐵路里程達到6500公里,高速公路里程達到15000公里(含研究線位約3000公里),運輸機場數量達到16個、通用機場達到100個,在全國率先實現鄉鎮及以上行政中心30分鐘上高速,縣級行政中心45分鐘上高鐵、60分鐘到機場,設區市行政中心30分鐘上高鐵、50分鐘到機場。
物流運轉效率不斷提高:沿海港口萬噸級及以上泊位達到400個,內河高等級航道通航里程達到700公里,有力支撐三大經濟圈內1小時通達、省內各地市間2小時通達、全國主要城市3小時通達的“123”客運通達網和省內1天送達、國內2天送達、國際主要城市3天送達的“123”物流網。
最終實現“人享其行、物暢其流”的美好愿景。
當先鋒作示范,智慧綠色是重要方向!督ㄔO方案》提出,圍繞率先建成創新賦能、多元融合的交通運輸新質生產力發展樣板,部署研發新技術、推進數智化、探索新規制、培育新業態、壯大低空經濟等5項重點任務,積極培育和發展交通運輸新質生產力,以創新引領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圍繞率先建成綠色人文、安全韌性的交通運輸轉型升級樣板,部署構建綠色低碳交通運輸體系、推進交通運輸文化發展、提升交通運輸安全保障能力等3項重點任務,助力建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打造全國交通運輸轉型發展新高地。
2024年已經接近尾聲,齊魯大地上的交通重點工程還在陸續迎來“通車”與“開工”,大省挑大梁,山東一直在“路”上。(大眾新聞記者 常青)
(新媒體責編:caizhuo)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