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一波又一波的游客,沿著新修建的中國至美茶園綠道來到雅安市名山區銀木村,村里的農家樂、民宿迎來一周中最忙的時候。“這條‘四好農村路’,對我們村的產業推動很大!”銀木村村支書彭啟華由衷地說。
“四好農村路”是四川交通運輸政風行風建設“五大行動”之一“農村公路惠民行動”的重要內容。2017年,四川省交通運輸廳實施政風行風建設“五大行動”,即出行服務改善行動、執法形象提升行動、農村公路惠民行動、交通運輸便民行動、政務窗口提質行動。一年多過去,交通惠民成效如何?翻開四川省交通運輸廳每月一評的考核表,可以看到變化。
A
內容之變:
促鄉村振興,建“四好農村路”被放到評分表首位
在今年的“農村公路惠民行動”評分表上,“開展‘四好農村路’建設”被放在首要位置。
銀木村的至美綠道原本是一條通村路,建設之初只是為解決出行難。比照“四好農村路”建設標準,至美綠道進行了拓寬改建,不僅車道更寬闊、平坦,還辟出了單獨的人行綠道,與茶園美景融為一體。
銀木村家家戶戶種茶,全村茶葉種植面積3400畝。至美綠道修好后,村民開車出村時間節省了一半,村里產業轉型升級也有了強力支撐——在種茶葉的同時,村委會引導村民開發農家樂、民宿,提供采茶、制茶、喝茶、評茶等深度體驗游。依托至美綠道,銀木村還申報了省一級鄉村振興示范村。
像銀木村這樣因“四好農村路”受益的,并非個案。四川省交通運輸廳公路局提供數據顯示:今年全省共創建173個示范鄉鎮、1452個示范村、10158公里示范路,成功創建14個“四好農村路”省級示范縣和3個全國示范縣,全國示范縣總數達到6個,位居全國第一;在交通運輸部“四好農村路”建設督導考評中,我省位居全國第三、西部第一。
省交通運輸廳公路局農建處負責人表示,建好“四好農村路”是助力鄉村振興的重要基礎支撐,將此項任務放在首位,既是凸顯該任務的重要性,也是督促全省交通系統抓緊抓好、落地落實。
考核分值比重也加大了。今年的“農村公路惠民行動”考評表中,開展“四好農村路”建設考核分值由去年的24分增加到了38分,在總分值中的占比增加了14%。
中國至美茶園綠道雅安百丈鎮天宮村至解放鄉銀木村段。
B
考核之變:
新增暗訪環節突擊痛點,弄虛作假記0分
0分!在之前的全省交通系統政風行風建設“五大行動”考核中,9個縣(市、區)的“執法形象提升行動”為0分。
原來,在今年“執法形象提升行動”的考核中,縣(市、區)一級的考評結果,除參考各市(州)交通運輸局(委)的考評結果外,還加入了暗訪調查結果——牽頭部門四川省交通運輸廳法規處,組織有執法監督權的交通系統人員,每月以暗訪的方式,抽查部分縣(市、區)。一旦查實有弄虛作假、故意漏報瞞報,則縣(市、區)當月記0分,所在市(州)當月總分扣5分-10分。
“今年對考核進行了調整。”省交通運輸廳法規處負責人介紹,在科學優化考核指標的同時,明確了分級考核方式:即結合基層執法實際,制定了縣級考核評分標準,重在評查執法行為與執法形象建設。在市級評分標準設置減分項的同時,設置了加分項,鼓勵調動市(州)積極性,更有力地推動全省執法形象大提升。
不止是“執法形象提升行動”。今年以來,四川省交通運輸廳在全省范圍內多次開展政風行風建設“五大行動”交叉調研、交叉檢查、交叉暗訪。“對檢查發現的問題,立即組織整改。”四川省交通運輸廳相關負責人說,比如,檢查發現個別地方客運、貨運、駕培行業存在不同程度的市場亂象,相關部門對此出臺了專項整治行動方案,對亂象實施綜合治理。
C
成效之變:
考核表上看短板,市(州)針對突出問題開展專項整治
每月一評的考核表,對21個市(州)、183個縣(市、區)交通運輸部門和64條高速公路分類別進行排名。翻閱這張表,記者發現,項目設置上,不僅有各單位當月排名名次,還有升降名次;不僅有“五大行動”分項得分、總計得分,還有低于全省平均分值項目。
“這個低于全省平均分值項目,特別實用。”內江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這是他每個月最關注的內容。有針對性地補短板,內江市的排名位次不斷上升,近幾個月穩居全省前五。
每月考核表和每個季度領導批示,還會送呈各(市、州)和縣(市、區)黨委、政府“一把手”。地方主要領導的重視,使交通政風行風建設不再是一個行業的工作,而成為了由黨委政府推動的全社會改進作風的共同行動,促進了這些交通惠民行動的改善。比如,阿壩州梳理了在“五大行動”中暴露出的問題,與四川省交通運輸廳共同分析原因,提出解決對策,出租車不打表、“黑車”現象得到有效改善。
數據顯示,群眾對12328交通運輸服務監督熱線來電的抽查回訪滿意率逐漸提升,2017年下半年為81%,2018年上半年已提升至94%。
針對12328反映的突出問題,綿陽、遂寧、內江、樂山、南充、廣安、資陽、涼山等市(州)先后開展了出租車專項整治,出租車服務質量明顯提升。
(新媒體責編:wb00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