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時4個多月的騎行,途經50多個城市,總里程超過8000公里,11月5日晚,劉成義終于抵達海口,隨后開始了環島騎行,并于11月23日返回海口。在離開海南的前一天,劉成義接受了本報記者的采訪,講述他這一路騎行的故事。
“看不慣”同事開車上下班,他決定騎行宣傳環保
23日上午,記者見到了劉成義,皮膚黝黑的他戴著頭盔,一路的風吹日曬、風餐露宿讓他看上去比同齡人老成許多。
劉成義今年38歲,是黑龍江省雞西市人。去年,他離開家鄉到山東煙臺工作,當時宿舍到單位有1.5公里,他都是騎自行車來回,但很多同事騎摩托車或者開車上下班,這讓身為環保愛好者的他“看不下去”。從那時起,劉成義萌生了通過騎行宣傳環保理念的想法。今年6月份,他終于下定決心,于是辭去工作,經過一番準備,7月6日,劉成義揣著攢下的1萬多元,從煙臺出發,踏上了南下騎行之路。
歷時4個多月騎行8000多公里,他終于抵達海口
劉成義的所有家當都在自行車后面的三輪車上,有音箱、食品、防雨布、帳篷等。每次出發時,他都會把一面旗子掛在車上,上面寫著八個字——“環保健身、省錢不堵”。劉成義介紹,自行車和三輪車共有70多公斤重,騎行時很費力,“但為了心中的理念,我愿意堅持。現在越來越多人選擇開車,我想通過自己的行動倡導大家環保出行。”
根據規劃路線,劉成義將沿著沿海省市一路南下,最終抵達海南三亞,然后再更換路線返程。經歷4個多月的騎行,途經天津、河北、江蘇、上海、浙江、福建等50多個城市,總里程超過8000公里,11月5日下午,劉成義終于抵達海南海口。
“海口的空氣很清新,道路很寬闊,而且城市綠化很好、很漂亮。”這是海口給劉成義的第一印象。在海口停留一天后,劉成義沿著東線一路前往三亞,并從西線返回海口,共花了10多天時間。
每到一座城市都要“打卡”,途中獲得很多幫助
“我在海南經常能碰到 騎友 ,他們知道我的故事后都跟我合影,還會提供幫助。”途經萬寧時,劉成義遇到一位來自北京的騎行者,兩人相談甚歡,對方不僅為他安排了住宿,還給他買了很多食物。
一路上,劉成義獲得了很多幫助。“我身上穿的這件衣服是一家車行送的,還有好心人送了一套炊具給我,不過我用得少。”
每到一座城市,劉成義都會去當地的自行車店轉一轉,讓他們給蓋個章,或者到郵局蓋個郵戳,證明他來過。記者翻了翻他的筆記本,上面蓋滿了章,多數是郵局和自行車店的,每個章下面都注明了時間。此外,筆記本上還有不少環保愛好者為他寫的“低碳環保綠色出行”祝福語。
24日離開海口返回黑龍江,“過完年再繼續騎行”
據悉,這并不是劉成義第一次騎行,也不是他首次來海南,他曾花1年7個月完成一次除港澳臺之外的全國騎行之旅。
采訪時,劉成義還展示他的“絕活”:他雙手撐地,倒立“走”了幾分鐘,動作非常熟練。“這是我從小就練習的技能,有時候騎行到一些城市,我會以這樣的方式吸引大家的目光,讓大家關注環保。”劉成義說。
劉成義11月24離開海口,返回家鄉黑龍江,“估計騎回去趕不上過年了,我打算騎到武漢以后把車寄存起來,等過完年再繼續騎行。”他說。
(原標題:了不起的環保“騎士”!38歲男子為宣傳環保理念,從山東煙臺出發,騎行8000多公里途經50多個城市,歷時4個月終抵瓊)
(新媒體責編:wb00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