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端午節前,疫情基本得到控制,我也恢復了正常的工作節奏。如今又逢端午節,看著充滿了歡聲笑語的機場人來人往,我心里有種說不出來的踏實和幸福感。”不久前,國內某航空公司乘務員孫澤依在社交平臺上寫下這樣一段感悟。這也恰好能反映民航業從業者的心態變化。
盡管部分地區出現了疫情反彈的情況,但在國內總體疫情防控形勢向好的大背景下,人們的日常出行逐步恢復了常態。
交通運輸部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端午假期,全國鐵路、公路、水運、民航發送旅客1.24億人次,日均4123.2萬人次,比2019年同期日均下降18.8%,比2020年同期日均增長52.5%。此外,國內旅游收入達到294.3億元,同比增長139.7%,恢復至疫前同期的74.8%。
從端午假期北京兩大機場的客流量,就可以一窺國內民航業“破冰恢復”的速度。
“今年端午假期,首都機場共計運送旅客30.36萬人次,起降航班2600架次,分別較去年同期提升了747.4%和235.5%。”首都機場新聞中心負責人表示,旅客及航班高峰出現在6月11日,當天首都機場客流量約為13.8萬人次,進出港航班架次為1019架次。此外,據記者了解,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在端午節假期共計完成旅客吞吐量25.1萬人次,保障進出港航班1930架次。
“受國內多地區雷雨天氣影響,端午節假期旅客吞吐量呈前高后低趨勢。”大興機場負責人介紹說,“針對雷雨復雜天氣條件影響,大興機場組織各航空公司及保障單位提前研判,及時啟動航班延誤預警響應機制,確保航班延誤期間,大興機場航站樓內運行正常有序,交通運力及商業服務保障資源充足,及時疏解積壓旅客及滯留航班。”
“民航業被稱為經濟的‘晴雨表’,因此疫情期間,民航業受到的影響非常大。”威爾森分析師徐宏分析說,“去年國外不少航空公司都停業甚至是破產,全球民航業一度陷入了冰點。”
在徐宏看來,想要讓民航業從低谷迅速走出來,除了要控制住疫情外,民航業自身也需要制定有節奏和多樣化的自救措施與活動。
事實上,去年以來,國內的航空公司推出了包括“隨心飛”在內的多項促銷活動,吸引了不少人的關注和參與。與此同時,各大機場也加大了科技化改造的力度,讓人們的出行變得更加便捷。
如今,隨著復蘇腳步的提速,中國民航業又推出了一系列富有創意的新活動,讓“破冰反彈”再次提速。
近日,大興機場聯合廈門航空共同推出京閩“興快線”產品。據了解,京閩“興快線”涵蓋北京大興至福州、廈門、三明、泉州、武夷五條航線,合計日均往返14班,旅客選擇大興機場前往福建地區將更加高效、便捷。
“購買京閩‘興快線’產品后,在航班計劃起飛4小時前,大興機場出發的旅客還可不限次自愿變更至福建省內其他航點,讓旅客實現出行隨心、旅途暢享。”大興機場負責人如是說。
此外,廈門航空也為從大興機場出發的旅客們提供航班免費變更、航點隨心變換、航班延誤便捷變更、截關時間由45分鐘縮短為40分鐘、行李額外贈送10kg等服務。
據悉,隨著4月27日大興機場“興快線”第一批產品京廣、京深快線發布后,“興快線”產品搜索量迅速攀升,航線品質提升顯著,暢享權益吸引更多旅客,廣受航司及旅客好評。
在各大機場持續提升服務質量的同時,各大航司也陸續開辟了新航線,推出了新活動,進一步激發民眾出行的熱情。
6月18日10時23分,中國國際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航”)CA4127航班平穩降落在林芝米林機場,國航北京—林芝直飛航線成功復航。這是自2015年北京至林芝航線停航以來,時隔近6年,國航在林芝米林機場再次架起直達首都的“空中金橋”。
有分析指出,此次北京-林芝航線復航,將進一步促進林芝旅游業的全面發展,航線復航后,國航將逐步加大在此航線上的運力投入。
“未來,國航將進一步優化拉薩-成都航線的機型和時刻,加密北京-拉薩、成都-林芝的航班,結合新建機場進一步拓展西藏航線網絡,開通相關航線。”國航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說。
中國東方航空公司(以下簡稱“東航”)繼前期推出“隨心飛”“前程萬里”系列航旅創新產品后,于6月18日再推“引薦人計劃”。
據悉,用戶成為東航的引薦人后,以邀請好友“組隊做任務”的方式獲取“東方萬里行”里程積分獎勵及購票專屬優惠,完成任務越多,解鎖會員福利越多。
在東航相關責任人看來,“引薦人計劃”這一項目,將有趣、好玩的“游戲化”元素首次融入中國東航會員積分生態圈,打造更具吸引力的積分計劃,進一步激發會員用戶活躍度。
徐宏指出,中國民航業近幾年通過深入了解旅客實際消費習慣和服務需求,在優化旅客服務和創新航旅產品方面持續發力,在供給側、需求側兩端不斷探索,實現了“雙向創新”。
“今年下半年,結合暑假、中秋、‘十一’等節假日,民航業可以繼續推出各類營銷活動,進一步激發民眾的航空出行熱情,我對于全年民航業的發展持非常樂觀態度。”徐宏總結說。
(新媒體責編:xmtqyd)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