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CES演繹了令人吃驚的“中國現象”:順著參展商目錄看下去,3600余家參展企業有近1/5來自中國。中國知名廠商,如聯想、華為、海信、TCL等,在今年CES上表現非常吸引眼球,拉斯維加斯會場中心外的100英寸大屏幕幾乎被中國品牌承包。中國企業參加CES的目的簡單明確,推廣自身品牌,提升品牌價值,開拓國際市場。一言以蔽之,中國企業參加CES,就是要通過這一平臺,在國際舞臺上“猛刷存在感”。
當然,這樣做也是有依據的。一是CES的重要性。市場研究公司Gartner分析師布萊恩·布勞(BrianBlau)表示:“CES展會規模太大,缺席它,沒有能說得過去的理由。不管是否愿意,很多公司都非去不可。”二是中國品牌在美國這個高度成熟的市場中缺少存在感。品牌調研公司Millward Brown的一項研究表明,只有6%的美國人可以說出一個中國品牌,而他們常常將中國品牌與一些負面問題,例如安全性和假貨聯系在一起。Interband的2014年全球百佳品牌排行榜中只有1家中國公司,即排名第94的華為。
與中國企業高漲的參展熱情相比,美國一些科技巨頭卻出現了“退館熱”,如蘋果、微軟,都早已不再參展,谷歌甚至從未參加過CES。可這些未現身的巨頭,卻處處有他們的影子,如CES為蘋果及周邊產品設立了專區,搭載安卓系統的智能手機、智能手表等在CES大放異彩。這種不參與,豈不是更高層次的參與?
相比之下,中國公司還處于比較低層次的參與階段。首先,無論大小企業,都是以展示終端產品為主,如聯想推出1300萬像素前置攝像頭自拍神器Vibe X2和ProVIBE 10智能手環、華碩發布三款平板筆記本二合一產品等。但缺少引領創新的產品和技術,CES官方評選的最佳創新獎里面沒有中國企業。其次,中國企業參加專業論壇的人數很少,沒有中國企業被邀請演講。這固然與中國企業以展覽為主有一定關系,但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我們確實沒有吸引專業人士眼球的產品和技術。
問題就是機會,從近年來CES發展的趨勢來看,有兩個非常突出的特征,為我國企業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機會。
一是作為以創新為最核心元素的CES,近年來創新的表現尤為乏力。今年的CES上,出現了大大小小、各式各樣的可穿戴設備,看似花樣百出,但實際原理不外乎植入感應芯片,通過APP程序與手機相連,將記載的數據傳到手機,同時可通過SNS軟件進行分享。大體都是這樣的原理。中國企業創新的同質化,在CES展會這個創新集散地,表現更為明顯。世界科技創新處于“瓶頸期”,正好給我們企業加快創新步伐留出了緩沖期。因此,我們的企業應該利用當前這一機遇,努力在“核高基”上有所突破。如果由我們中國的企業率先打破當前科技創新的“瓶頸”,那么我們的產品和技術必定能引領未來。
二是智能互聯與消費電子結合愈加緊密。近年來,汽車廠商對CES的熱情越來越高。今年CES的一大趨勢在于,汽車正越來越智能,互聯程度正越來越高。10家汽車廠商在今年CES進行了展示或發表演講,其中包括奧迪、大眾、豐田、通用汽車和寶馬。現在熱推的“無人駕駛”,實際上就是將智能設備與周邊環境聯網,彼此之間協作的結果。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們的互聯網普及率已經達到了較高水平,為互聯網應用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只要我們能堅持以應用促發展,完全有可能在我們的汽車及其他產業中涌現出創新的成果。
希望在不久的將來,我們的企業將不再參與CES,卻仍能保持著強烈的“存在感”。
(新媒體責編:news)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