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7-9日,中國獅子聯會(以下簡稱聯會)第十五屆會員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四川成都召開,云南代表處代表團20位獅友作為正式代表參加了本次會議,為了彰顯云南代表處的獅子風貌,盡管蜀都已近暑熱,代表們始終保持著整齊劃一的著裝與良好的精神面貌,也使藍獅服成為大會的靚麗的一道風景線。
6月8日上午,中國獅子聯會第十五屆全國會員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第一階段全體會議開幕。大會審議通過了理事會工作報告、監事會工作報告和財務工作報告。中國殘聯黨組書記、理事長周長奎,四川省政府副省長段毅君,中國慈善聯合會代表、四川省民政廳副廳長、一級巡視員廖永康出席會議并致辭。
中國慈善聯合會代表、四川省民政廳副廳長、一級巡視員廖永康在致辭中回顧了聯會成立18周年取得的成績,向獅子會會員們的無私奉獻表示感謝,向四川慈善總會和獅子會共同努力、創新理念的工作成果表示肯定,號召繼續探索四川慈善模式、成就四川慈善品牌,并期待獅子會在未來貢獻力量、發光發熱、更好發展。
四川省政府副省長段毅君代表四川省政府在會上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致辭,向長期以來支持、關心、指導四川慈善公益事業發展的中國殘聯及中國獅子聯會表示衷心感謝,本次大會給予四川慈善公益事業再上新臺階的重大契機,并寄語四川慈善力量不斷壯大,慈善載體不斷豐富,共同構建和諧社會、成就慈善事業。
中國殘聯黨組書記、理事長周長奎代表中國殘聯對全體代表表示敬意和祝賀。周長奎書記在致辭中指出,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獅子會發展道路,黨的建設全面加強,服務水平顯著提升,治理能力不斷優化,成為扶殘助殘和志愿服務的一支重要力量。
周長奎書記強調,特別是最近的兩年來,在賈勇會長和十四屆理事會的帶領下,中國獅子聯會踔厲奮發、砥礪前行,黨的建設、組織建設、志愿服務等都躍上一個新臺階。
新時代新征程,周長奎書記還圍繞聯會工作提出四方面建議,一是要把政治建設放在聯會各項工作的首位;二是要不斷提升服務質量、打造服務品牌,繼續將扶殘助殘作為服務重點,解決殘疾人急難愁盼,為鞏固拓展殘疾人脫貧攻堅成果、促進殘疾人共同富裕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三是進一步完善治理結構,健全規章制度,提高管理效能,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厚植“正己助人、服務社會”的組織文化;四是服務國家外交大局,統籌組織好國際交流合作工作,講好中國志愿服務故事,展示中國社會發展和文明進步的良好形象,展示可親、可敬、可愛的中國會員形象。
在總結中,中國獅子聯會會長賈勇指出,中國殘聯周長奎書記,四川省人民政府段毅君副省長,中國慈善聯合會代表、四川省民政廳副廳長、一級巡視員廖永康出席并講話,充分體現了主管單位和政府對中國獅子聯會的重視、支持和認可,是對中國獅子聯會全體會員四出精神的高度評價。
賈勇會長強調,2021-2023年度,聯會由健康有序發展階段闊步邁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志愿服務總時長129萬小時,人均志愿服務21小時,組織開展服務3萬余次,受益人數近2700萬人,有效增強公益凝聚力和向心力,對促進社會共同富裕發揮著積極作用。
6月8日晚,中國獅子聯會召開第十五屆會員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工作總結與分享會。云南代表處張炎照獅兄作為聯會2022-2023年度卓越地區專門機構主席代表與各地會員分享過去一年的工作經驗、交流成果。各地會員紛紛上臺,帶來了寶貴的獅務和服務經驗,大家精誠團結、守望相助、全力以赴,定能為獅子會穩健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分組討論環節,在聯會副會長劉小琴獅姐的主持下,北京代表團與云南代表團共同對大會相關工作報告進行了研討,在認真審議各項報告內容后,代表們對聯會理事會工作給予了肯定,并提出了寶貴的建議。中國獅子聯會創會會長湯小泉獅姐也來到北京-云南的討論現場聽取大家的建議,并做了發言分享。
在研討會后,湯小泉獅姐特別給予了云南代表處關愛與期許,希望云南代表處能夠在崔霞獅姐新一屆主任團隊的帶領下,努力把云南代表處打造成為一個讓每一位會員奉獻愛心、展示才華、自我成長的公益服務平臺。
6月9日,中國獅子聯會第十五屆全國會員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第二階段全體會議順利召開。會議選舉產生聯會新一屆理事會、監事會成員。其中,來自中國獅子聯會云南代表處的胡斌、崔霞、陶雯當選中國獅子聯會2023-2025年度理理事;邱玉娥當選中國獅子聯會第八屆監事會,副監事長,趙松當選會聯會第八屆監事會/會員會務監督委員會,監事。胡斌獅兄還當選為中國獅子聯會2023-2025年度公共關系與宣傳委員會主席。
三天的會議,云南代表處的代表們精神飽滿、高度自律,全程參與大會的各項議程,獲得各地獅友的贊譽和中國獅子聯會領導的肯定。此次會議也感受到了中國獅子聯會組委會、四川代表處籌備組“規范、安全、有序,節儉、精細、溫馨”工作作風,得到了四川獅友的熱情接待,讓云南獅友代表們受益匪淺。來自中國獅子聯會的聘任,是一份信任,更是一份厚望。期待各位當選理事、監事同心協力、守正創新,為中國獅子聯會高質量發展貢獻云南代表處的一份力量。
(新媒體責編:wa12)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