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重于泰山,全國第22個安全生產月6月份火熱進行中,今年的活動主題是“人人講安全 個個會應急”。唐山海事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重要論述,落實交通運輸安全生產工作的部署,深入開展安全生產月活動。
堅決貫徹落實抓監管責任落實“不能手軟”。
組織“橫向到邊 縱向到底”的全局安全生產大學習活動,重點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魯蓬遠漁028”事故的重要指示和李強總理等中央領導同志的批示精神,以及付緒銀副部長在加強水上交通安全監管工作視頻會議上的講話等相關內容,全局開展支部學習1輪次,通過“安全小課堂”開展網絡學習3次,樹牢職工安全生產理念。深入組織開展“海安”專項行動、旅游船艇專項檢查、船員實操能力專項檢查等專項活動,強化責任擔當和動作到位,以強烈的使命感、責任感全面做好安全生產各項工作。
堅決貫徹落實抓屬地責任“不能手空”。
安全生產月開展以來,唐山海事局持續推動水上交通安全共同體建設,先后與唐山國際旅游島管委會、邊防、公安、農業農村局等單位,針對內河船整治、商漁船防碰撞、三無船治理等領域開展協同共治5次,海上監管合力得到明顯強化。組織轄區游艇俱樂部開展包括消防、救生以及應急拖帶等科目的應急演習。演習參與人數30余人,參與船艇8艘次,全方位展示了險情發生第一時間的救助行動全過程,達到了預期效果。
堅決貫徹落實抓重點問題“不能手松”。
旅游船艇方面。實施旅游船艇精細化管理,實現一船一檔、一公司一檔,推行“片區化”監管模式,開展旅游船艇專項檢查行動,實施涉客船舶營運前100%安全檢查,簽署安全運營承諾書9份,對6艘旅游船艇進行證書、配員檢查,發現缺陷22項,已下發停航通知書。
船舶涉危涉污方面。唐山海事局扎實推行危貨靜態申報和現場檢查無縫銜接,嚴格船舶載運危險貨物申報管理,嚴把審批審核關;持續加強船舶檢查,重點整治不適航、不適裝或不滿足危險貨物載運技術條件的船舶從事危險貨物運輸行為;加強集裝箱開箱查驗和散貨取樣抽檢工作。
防范商漁船碰撞方面。持續做好宣傳教育,安全生產月以來累計向60艘次到港船舶發放《防范商漁船碰撞宣傳單》和《中國沿海航行船舶防范商漁船碰撞安全指引》,通過抖音平臺開展專題直播1次,播發各類警示信息200余次。
重點船舶監管方面。重點加強船舶超載、鋼材船綁扎系固、易流態化貨物積載、船舶最低配員、救生消防設備、主機舵機等機器設備及船上人員安全操作等方面的檢查,嚴防載運易流態化貨物船舶和鋼材船自沉事故發生。加強船載易流態化貨物報告管理,突出對穩性資料、貨物適運水分極限、船岸安全檢查制度落實情況的檢查。
惡劣氣象防抗方面。今年以來,唐山海事局轄區受惡劣氣象影響較大,發生的幾起事故均是受大風影響發生的丟錨事故。針對此種情況,唐山海事局進一步細化極端天氣防抗措施,分船種、分區域、分情形的采取風險防控舉措,強化對在港船舶、航運公司、施工單位落實各項防抗措施的督促檢查,安全生產月以來,共發布惡劣氣象預警信息7次,未發生因惡劣氣象導致的險情、事故。
堅決貫徹落實抓主體責任“不能手短”
唐山海事局壓實企業主體責任,開展航運公司主要負責人“安全承諾踐諾”活動。推動航運公司主要負責人自覺落實“五帶頭”要求。指導航運企業開展安全文化建設,推動事故隱患排查“全員參與”向“全員履職”轉變。深入開展水上交通事故典型案例“雙進”,制作《河北海事局水上交通安全典型事故案例集》,要求轄區航運公司深刻剖析事故原因,汲取經驗教訓,提出同類風險防控措施。截止目前對公司開展典型事故案例宣貫16次,對船舶開展典型事故案例宣貫14次。
堅決貫徹落實抓基礎工作“不能手虛”。
舉辦“海事青年夜校”,開展“云帆伴海青”青老結對,推行“優秀船舶安檢員+技術小組”的人才培養模式,努力構建形成一支規模適當、門類齊全、結構合理的海事專業人才梯隊。突出主業主責,打造“金塔鐵衛”安檢品牌、散貨船監管品牌和旅游船艇安全監管特色品牌;應新時代潮流,推進“智慧海事”品牌建設。全力推進智慧航道建設,統籌轄區沿海航路資源,開展新理念新常態新業態研究和培訓,提升隊伍服務國家戰略、構建新發展格局能力。(唐山海事局 李龍云)
(新媒體責編:caizhuo)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