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珊珊
王珊珊,現任中國二十二冶集團金結公司科創技術中心副主任。作為一名黨員干部,她擁護黨的方針政策,認真貫徹“一崗雙責”。工作上認真負責、兢兢業業。有很強的政治意識、責任意識和大局意識,并善于把握大局,思想敏銳。她積極參加公司組織的各種政治學習及教育活動,進一步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與政治素質,通過一系列的學習活動,各項技能不斷提升。
深耕技術創新領域
作為研究生畢業的王珊珊,篤定鉆研鋼結構行業科技前沿,深耕技術創新領域,基于中國二十二冶集團大平臺,取得多項科研成果。2021年撰寫的2項實用新型專利《大型構件滾動滑移支架》《用于鋼結構施工的臨時支撐架》被國家專利局授權;2022年做的“鋼結構橋梁裝配式周轉支架設計”技術創新,為公司消耗鋼材庫存147噸,同時榮獲全國機械冶金建材職工技術創新成果三等獎和第二屆河北省建筑業“燕趙(建知)杯”高推廣價值微創新大賽二等成果獎;2022年撰寫的實用新型專利《用于張弦桁架結構滑移施工臨時裝配式胎架》被國家專利局授權。目前,王珊珊正在參與中國五礦課題“鋼結構智能建造人機共融關鍵技術”中第五課題“基于鋼結構制作關鍵工序的智慧制造數字化平臺”的研究。在職期間她還代表公司多次參加各地建筑科技大會和網絡課堂及學術研討。
開啟施工模擬之門
王珊珊是公司異型鋼結構施工模擬第一人,她熟練使用Tekla Structures三維鋼結構深化設計軟件, midas/Gen、midas/FEA、PKPM、3D3S,理正、品茗、MST等有限元計算軟件,會利用Abquse、ANSYS等有限元軟件進行節點和焊接方面分析。她負責的中國古動物博物館項目施工方案計算,為公司節約技術服務費5萬元;負責的濱州體育場項目鋼結構施工方案中的施工階段分析、臨時支撐架驗算、履帶吊行走路面地基承載力及加固方案為公司節約技術服務費約30萬元。同時,她還積極響應“雙優化”政策,將原來的整體卸載方案優化為分批(6榀為一批)卸載,將68榀臨時支撐架降低為6榀,節約臨時措施費50萬元,縮短工期25天。在北京豐臺鐵路站房項目施工中,王珊珊成功設計覆土墊層厚度,使履帶式起重機安全站在樓板上吊裝,并且對后板對接進行焊接模擬,優化焊接工藝,為后續焊接提供了理論支持。
擔起攻堅克難重任
青島綠城深藍中心項目是青島市一地標性建筑,同時也是中國三萬里海域地標建筑,施工伊始,公司就極其重視。在青島綠城深藍中心4#樓懸挑桁架的施工方案中,王珊珊通過數值模擬與施工仿真驗算提出了安裝部分鋼梁并澆筑部分混凝土平衡懸挑鋼桁架的拉力和彎矩的施工方案,有效解決了現場場地小,施工條件復雜等技術難題,為施工現場降低臨時措施200噸。在福建大東海精品鋼鐵技改項目1#2#高爐工程施工中,高爐懸挑平臺位于標高70米處,懸挑梁做法不同尋常,王珊珊通過修改施工過程節點的做法,巧妙解決了安裝難題。她還優化了天柱煉鋼項目轉爐安裝支架、河鋼樂鋼項目管道支架、中國古動物博物館施工支架等臨時結構,做到降本增效,助力公司“雙優化”政策的有效落實。她自學PKPM、3D3S結構設計軟件,設計咸陽機場大跨度臨時鋼筋加工棚、異型鋼結構數字化展廳,填補了公司結構設計空白,成為技術服務的中堅力量。
打造設計優化團隊
王珊珊一直以來潛心鉆研詳圖設計優化工作,初心如磐,充分挖掘項目盈利和創效空間,全面發揮專業技能,培養部門經營骨干通過理論計算,降低焊縫、螺栓等級、減少焊縫長度、減少螺栓數量。她帶動設計研發中心全體員工利用與設計院的溝通渠道,及時整理技術資料,尤其涉及工程變化修改、圖紙技術錯誤、不合理節點做法、設計院同意節點優化等方面,協同項目部找準設計切入點,尋找設計突破口,共同策劃,優化二次經營方案,過程收集資料,為項目最終結算和索賠提供依據。她帶領的團隊成員中,石青平榮獲公司2021年度“先進工作者”稱號;何長壯編寫的實用新型專利《懸挑可調試H型鋼腹板端部切割裝置》被國家專利局授權,打造了設計優化精英團隊。
王珊珊用勇毅篤行的干勁、精準高超的技術、聰明智慧的頭腦、樸實勤勞的雙手和積極有效的行動完美地詮釋了二十二冶新時代杰出女青年的良好形象,描繪了一幅新時代的青春畫卷,她將繼續保持這份熱忱,不忘初心,向著目標踏歌而行。
(新媒體責編:wa12)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