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載櫛風沐雨,十二載品“智”護航。
2023年6月30日,是京滬高鐵開通運營十二周年,十二年來,京滬高鐵不斷刷新著速度、創造著奇跡、打破著紀錄,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是中國的重要基礎設施之一,是國民經濟的大動脈之一,也是運輸系統的支柱之一。
十二年來,中鐵電氣化局京滬高鐵維管人以披星戴月、夜以繼日的堅守和努力,交出了安全運營4380天的喜人答卷,而在這份“成績單”的背后,有值得大家深挖的“數‘智’密碼”。
專業管理,提質創效
十二年來,在高鐵維管探索、創新、引領之路上,京滬高鐵維管公司發揮施工技術管理優勢,迅速將施工技術能力轉化為運行管理能力,完成原始記錄和運行臺帳的建立,實現了運行管理的無縫轉化。探索出設備運營磨合期、運行整治期、系統穩定期“三期”維修規律。
建立接觸網關鍵設備全壽命周期管理,探索設備性能衰減趨勢,研判設備使用壽命,為京滬高鐵大修周期提供依據。綜自系統更新迭代技術方案、基于信息中心的應急搶修輔助系統研發積極推進。
率先在全路探索運、檢、修分離,形成網電工區主責運行、檢測中心主責監測檢測、維管段和維修中心主責集中維修的運檢修模式,多次在全路進行經驗交流。率先完成接觸網精測精修先導段試驗,推進修程修制改革探索,為《高速鐵路接觸網運行維修規則》的頒布提供了科學基礎。全面推進京滬高鐵標準示范線建設,率先實現了“復興號”標準動車組在京滬高鐵350公里時速達速運行。
建立“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體的“九防”防控機制,以人防為基礎強化檢查、預判、制止,以物防為重點保證改進、消除,以技防為核心掌握實時狀態。在“九防”工作中,研發了絕緣子水沖洗槍、ABS防鳥罩、接觸網電動巡檢車,增設了避雷線,開展了外部環境實時監控,取得了良好效果。
公司持續深化人才發展戰略,全面構建高鐵供電專業化人才隊伍。建立“三型”人才管理機制,分層級建立人才庫,實行強制分布、末位退出,打破了員工身份壁壘,拓寬了選人用人渠道,激發了員工干事創業熱情;制定了大學生培養計劃、導師帶徒、技術比武、技能鑒定、日常練兵、季節性演練以及現場技能實訓等體制機制,有力促進優秀年輕人才快速成長,提升專業人員技能,增加技能型人員儲備。
精準檢測,匠心施修
公司以缺陷管理為引領,消除系統隱患。樹立“變化就是風險”、“缺陷就是故障”的設備安全管理理念,對檢測缺陷分級、分類獨立建檔,分類建賬、跟蹤銷號,以缺陷閉環管理實現運行安全穩定。成立接觸網檢測中心成立,利用供電設備檢測監測系統(6C系統),指導全線處理一級設備缺陷721處,二級設備缺陷13695處。
十二年來,累計克服克服系統缺陷3000余處,更換不良器件90715個,消除設備隱患5785處,完成專項整治60余項,著手更換30余萬根老化吊弦。
率先實施高鐵供電系統全專業集中修,總結出“三到”、“三定”和單元模塊化檢修法,兌現“三年修一遍,一修管三年”質量承諾;檢修效率提升30%,修后設備質量100%合格。率先在運營高鐵時速350公里區段實施接觸線換線,實現“換線一步到位,精調一步到位,動檢一次性通過”目標,完成《高鐵接觸線換線工法》。
此外,強化外部環境監測及整治,協調各方力量砍伐沿線危樹20余萬棵,整治外部環境10萬余處。砍伐危樹20余萬棵整治外部環境10余萬處。
十二年來,京滬高鐵累計運行弓網架次達210余萬次以上,在國內弓網架次最高的高鐵上實現供電設備持續安全運營。根據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檢測報告,京滬高鐵接觸網動態檢測1C評價優良率長期保持在100%,接觸網CDI動態性能平均評分為98.98,處于全路領先水平,持續保持高品質、高標準。
數智攻堅,智慧運維
公司始終堅持創新引領,用科技手段解決維管工作中的難點痛點問題,加快維管技術由“信息化”向“智能化”轉型升級,就是為推進京滬高鐵智慧運維注入“智”動力。多年來,公司研發了包括無人機巡檢、接觸網動態性能評估研究、吊弦震動疲勞壽命研究、變電所無人值守研究、電纜中間頭監控研究、6C系統應用研究等12項智能技術裝備,開啟了京滬高鐵供電維管“智能時代”。
自主研發的AT供電故障測距精度校準系統,使故測平均誤差由1046米縮減至200米以內,精準定位故障位置,有效指導了現場搶險,大幅縮短了故障影響時間,該成果先后獲得鐵道學會科學技術二等獎、中國鐵路工程科學技術二等獎等榮譽,獲國鐵集團認可,并在全路推廣。
公司開發了適用于供電專業的移動智能巡檢系統,通過對接觸網支柱、電力變電設備信息編碼建檔,通過手持終端,運用NFC技術和芯片對話,實現供電設備的“身份”化,巡檢工作信息化。
公司在四個維管段分別建立了供電系統大數據信息中心,中心由一平臺、6系統、多終端三層結構組成,充分發揮了“大腦”功能,對供電設備的實時監測數據、現場維修數據及6C裝置檢測數據進行匯總收集,以“一桿一檔”為支撐,通過數據共享,實現了供電設備監測、6C 數據分析、視頻監控回溯、生產檢修管理等功能一體化查詢、瀏覽和綜合分析,全方位提升了數據化管理水平。
公司成功研制4C能分析系統——“星空”系統,并在京滬高鐵全線使用,實現海量 4C 圖片智能分析,缺陷檢出率達到 95%以上,效率是人工的 20 倍,發現缺陷數量為人工的 10 倍以上,重大缺陷數達到人工的 3-8 倍,使夜幕下工作的檢修人員,可以更加有效的利用“天窗時間”進行精準的缺陷整治,做到了設備隱患“早發現、早預防、早處置”。目前。該系統完成全國鐵路接觸網巡檢里程超過30條萬公里,圖片數量超過5000萬張,零部件數量超過13億個。該系統榮獲IDC未來企業大獎——年度未來企業中國區卓越獎、亞太區卓越獎,被北京市總工會認定為2022年度首都職工自主創新成果一等獎。
平穩致遠,品智護航。中鐵電氣化局京滬高鐵維管公司持續以保證京滬高鐵安全暢通為己任,加強現代化智能維管建設,在交通強國、鐵路先行的新征程上,為京滬高鐵持續安全平穩運行添彩助力,為人民群眾的美好出行保駕護航。
(新媒體責編:wa12)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