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鐵路部門組織作業人員連續奮戰71小時,受水害影響的豐沙鐵路具備通車條件。8月8日14時47分,43024次貨運列車從沙城站駛向北京方向,標志著豐沙鐵路恢復通行。
時間回溯到幾天前,7月29日20時至8月2日7時,北京遭遇暴雨肆虐,山區鐵路豐沙線受損嚴重。7月30日,在途K396次、K1178次、Z180次列車被緊急扣停,2800多名旅客在沿途緊急避險。
聞令而動,一呼就起。在突發災難面前,中鐵電氣化局充分發揮央企責任擔當,迅速組織就近施工力量和搶險機具物資,投身豐沙線搶險戰斗中。搶通通信線路、搶戰線路供電,620余名搶險勇士在泥水中打響豐沙線搶通攻堅戰,眾志成城,披甲執銳,全力投入到豐沙鐵路的搶險戰役之中,為線路早日搶通勇當“開路先鋒”。
踴躍“請愿”爭上搶險一線
“要不惜一切代價按時保質搶通豐沙鐵路!”
接到搶險指令后,中鐵電氣化局立即成立了保搶通應急指揮部,總指揮黨委書記、董事長竇保信,總經理徐勇烈相繼作出重要指示,委派總經濟師解德元、副總經理郭戈現場盯控,并即刻組織力量投入豐沙線搶險戰斗之中。
“豐沙線斜河澗至落坡嶺區間通信中斷,急需力量。”中鐵電氣化局一公司二分公司黨委書記王煥波接到搶險任務,第一時間在公司微信群內把消息發出,隨后手機就“忙碌”了起來。
“這次搶險我來帶隊吧!我最年輕,我去!”這是副經理喬帥團溫和卻有力的聲音。
“我參與過搶險,我去。”“我去”“我也去”……
作業隊長陳浩、安質部員胡永強……一個又一個熟悉的聲音從王煥波的手機話筒中傳來。
8月1日凌晨2時,一支20人組成的搶險突擊隊迅速組建。一公司又從在京單位中緊急抽調109名員工、20輛汽車,他們帶著光纜熔接機、光纜、發電機、纜線卡具等搶險物資,奔赴豐沙線斜河澗至落坡嶺的“前線”。
另一邊,中鐵電氣化局北京電化公司緊急從廊坊、石家莊、太原等地集結500余名專業隊伍,準備作業車2臺、軌道吊1臺、平板車2輛,攜帶梯車、緊線器、風鎬等各類搶險工具迅速出發,投入到豐沙線珠窩站至沙城站的搶修任務之中。
風雨中這點困難算什么
中鐵電氣化局主要負責豐沙線珠窩站至沙城站、斜河澗至落坡嶺區間的接觸網、通信、信號、電力專業的搶修施工。需要在遍布石塊和泥漿、路基毀損的鐵路線上進行四電設備拆除、路基回填、通信恢復等作業。
豐沙鐵路地處群山之中,大雨導致交通阻斷。
“為了保證搶修進度,我們只能沿著鐵路線前進。”軌道車進不了現場,施工人員就通過肩拉手扛等方式,沿著鐵軌,徒步穿越各受阻區段。
過程中,好幾次遇到突降暴雨,即使如此,所有人員仍義無反顧,嘴上念著“一二一”口號,冒雨在鐵路上前進。連續走3個小時,跨越多個區間,到達設備維修地點,鞋磨破了也不顧,只為確保每一處設備都能安全運行。
“現在我們最怕下雨,一些地方仍有塌方危險。”
在搶修中,沿河城西站附近,一處路基沖刷十分嚴重,部分軌道完全懸空五六米,只靠兩根鋼軌吃力,相當危險。但前方便是接觸網支柱傾倒急需搶修的任務點。
不過,無法完成搶修任務;過,就有失足墜落風險。怎么辦?
“再困難也要克服!”北京電氣化公司接觸網作業隊長代艷廣望著前方懸空的軌道,眼神逐漸變得堅定。
過但不蠻過。經過對現場周圍環境認真觀察后,代艷廣馬上作出搭建臨時安全索道,減輕負重,快速突進的行進思路。
說干就干!“所有人員只帶緊要工具,小米拴好安全繩子率先過,大個做好防護,其他人...”經過緊密籌劃,迅速組織,一條臨時“安全通道”被搭建。最終,所有作業人員有條不紊全部安全通過,順利完成此處接觸網搶修任務。
“當時自己也害怕,本身我恐高,又是晚上,只能靠手電,根本看不清下面多深。但即使如此,也必須要過!”事后,代艷廣看著原處走出的深坑再次堅定地說到。
只為早一刻搶通線路
8月5日,是北京電氣化公司接觸網技術員小李和妻子結婚一周年的日子。小李原計劃要給妻子一個浪漫。
然而,現在不行了,妻子有了一點小“埋怨”。
“此時此刻,我必須上,因為,我是黨員!”小李堅定的話語,得到了妻子的理解。他承諾,搶險完成,一定給她補一個最好的紀念。
面對豐沙線保開通任務目標,以小李為代表的中鐵電氣化局黨員突擊隊,在現場緊鑼密鼓進行搶修。
多處設備尤其信號機被掩埋在1米厚的淤泥中,只能靠人工一點點處理。“工人不夠,黨員來湊!”身為北京電氣化公司信號專業經理的袁磊,帶領黨員干部主動上手。他們不放過任何一處隱患,盯緊每一處細節,堅持走完所有區間。
將所有問題確認解決后,袁磊顧不上休息,隨機聯系各個料庫存料情況,核對料差,積極配料,聯系人員……他隨便扒拉了幾口面包,緊接著就投入到下一步工作之中。
世上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有責必擔,使命必達。中鐵電氣化局將繼續發揚甘于奉獻、勇于擔當、迎難而上的精神,更好地服務社會,保障鐵路安全,在豐沙線上踐行好鐵路人的無悔誓言和忠誠擔當。
(李向奧 張建峰)
(新媒體責編:wa12)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