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要對南昌地鐵3號線江鈴、施堯、八大山人、鄧埠四站三區(qū)間的7.5公里軌道進行巡視,大家一定要認真巡視,不要放過任何‘蛛絲馬跡’。”中國中鐵電氣化局運管公司南昌維管處南昌地鐵段軌道工班長張國星在出工前囑咐同事們。
張國星,中國中鐵電氣化局運管公司南昌維管處南昌地鐵段的一名軌道工班長。從北方大漠到南昌英雄城,走南闖北,一干就是13年,他是軌道專業(yè)的“多面手”,工作嚴謹細致,刻苦鉆研,不逐利、只求精。他手持檢查錘,手握手電筒、身背石筆、銼刀、記錄表、備用扣件等,憑借過硬的業(yè)務技能,他彎腰、敲擊、觸摸、俯身等動作一氣呵成,精準到位,堪稱“老把式”。
“我堅信鋼軌是有生命的,用心呵護它,它也會回饋我”,這就是張國星對待工作態(tài)度的真實寫照。同時,作為“老把式”的他總結出了一套鋼軌缺陷“把脈法”。“望”:俯下身子觀察鋼軌的高低是否正常;“聞”:全神貫注每一處“細節(jié)”,仔細聆聽檢查錘是否發(fā)出缺陷聲,從而辨別鋼軌是否有傷損;“問”:了解每一個區(qū)段鋼軌的基本情況,以便特殊“照顧”,并做出精準判斷;“觸”:一旦“疑慮重重”,動手觸摸鋼軌,零距離反復確認鋼軌狀態(tài)是否正常。
談到軌道巡道工作,張國星感慨萬千:“巡道作業(yè)看似簡單,但里面的‘門道’很多,必須全神貫注檢查好每處細節(jié),不能漏掉一顆螺絲,必須做到零失誤,才能保證列車安全運行”。地鐵隧道空間有限,除了腳步聲和作業(yè)時發(fā)出的“當當”聲,只有向著光不斷前行的身影;只有不斷向前延伸的鋼軌;只有耐得住寂寞、堅韌不拔、恪盡職守追光前行的“老把式”。(喻若南)
(新媒體責編:caizhuo)
聲明:
1、凡本網(wǎng)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wǎng),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wǎng)聯(lián)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tǒng)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qū)南三環(huán)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jīng)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