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00時,為期40天的龍年“春運”正式落下帷幕。貴州省丹寨縣境內的S62余冊高速累計通行量達10.28萬輛,國道G243開憑線、G321廣成線和省道S311線三條國省道累計通行量達11.8萬輛,較去年同期均有增長。為確保轄區道路安全暢通,貴州省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七支隊二大隊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積極推行“1314”黨建工作法,努力打造平安、便捷、溫馨春運,為廣大司乘人員提供了優質、高效的交通運輸保障服務。
堅持“1”個核心 著力打造平安春運
春運期間,該大隊堅持以“黨建引領交通運輸執法高質量發展”為核心,組建黨員先鋒隊,把全體黨員分為執法檢查、應急值守、保障服務3個戰斗小組,24小時整裝備戰。
“我們攜手相關部門積極研判天氣變化趨勢和群眾出行特點,準確把握春運形勢,同步制定了抗凝保暢、清障救援、路況提示等相關措施20余條,全力保障轄區道路安全暢通!”省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七支隊二大隊大隊長鐘良杰說。
隨著春運出行結構的變化,“公路自駕”成了出行主力。為進一步提升道路運輸保障水平,該大隊強化了日常交通運輸執法檢查力度,春運期間累計開展運政執法檢查39次,超限聯合執法檢查10次,行業安全監督檢查8次,共檢查各類營運車輛228輛(次),辦理交通運輸行政執法案件7起,督促經營單位整改問題13個,有效增強了群眾出行安全感。
融合“3”力建設 奮力打造便捷春運
該大隊通過“強支部引力、聚多方合力、激內生動力”三項舉措,規范設置黨員責任區4個、示范崗15個,并加強了與氣象、地方融媒體等多部門的協作,充分利用網絡平臺(公眾號)、高速公路電子顯示屏、收費站情報板等多渠道及時發布天氣預報、路況信息和免費通行政策,利用現代化“路網”科技手段,強化“聯”的功能、細化“防”的任務、實化“治”的措施,讓互聯網和智能設備成為春運利器。
“春運期間,我們聯合相關部門進企業、進車站開展宣傳5次,集中約談運輸企業9家,并簽訂了安全生產責任書;利用公路電子顯示屏等發布路況信息、平安出行溫馨提示語20余條。同時督促經營單位落實排查整治潛在隱患、強化道路管養、加強收費站和服務區秩序維護等工作,讓群眾出行更加便捷!”省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七支隊二大隊中隊長、先鋒隊隊員羅康林說。
堅持“1”個抓手 全力打造高效春運
入冬以來,貴州境內多次遭受強寒潮襲擊,給出行在外的司乘人員帶來了諸多不便。為做好春運抗凝保通各項工作,該大隊圍繞“鞏固和拓展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這個抓手,充分發揮黨支部“兩個作用”,全力保障務工流、學生流、探親流、旅游流的出行需求。
“我們在前方帶道,大家保暢車距,有序跟進,注意謹慎駕駛!”2月22日上午08時許,受新一輪低溫雨雪天氣影響,臨時停留在S62余冊高速丹寨收費站外廣場的20余輛車輛在交通執法人員的引導下,緩緩駛入高速公路。
“大隊轄區高速公路有抗凝保通物資儲備點2處,管理人員6人,作業人員22人,常備融雪劑236.5噸、反光錐桶500個、安全提示牌40套、作業設備4臺。全體執法隊員和融雪除冰作用人員堅守崗位,春運期間共碰撒融雪劑106.12噸,帶道護航過境車輛200余輛,快速組織清障救援26次,轄區道路無長時間車輛、人員滯留和道路擁堵等現象發生!”省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七支隊二大隊執法隊員梁明輝說。
匯聚“4”顆丹心 傾力打造溫馨春運
該大隊以初心、匠心、同心、民心為扇形,匯聚執法為民“丹心圓”,扎實開展“暖心姜茶伴黔行”“文明出行”宣傳等志愿服務活動,一面黨旗、一個袖章、一碗姜茶、一聲祝福,把“溫暖”送到了司乘人員心坎里。
“我非常感動,與家人駕車1000多公里來體驗貴州村超,在這天寒地凍的旅途中,是你們讓我感受到了貴州人民的熱情!”1月26日下午,在S62余冊高速興仁服務區活動現場,一名自駕游車主接過姜茶激動說道。
“我的車輛爆胎無法行駛,車上都是老人和小孩,手足無措。因為你們的幫助,我們這一家人才能夠安全返鄉,我要為你們點贊!”2月20日下午,來自貴陽的駕駛員楊女士將印有“人間自有真情在、無私幫助暖人心”的錦旗送到了執法人員的手里。
春運40天,像這樣的“暖心事”每天都在上演。據了解,春運期間該大隊累計服務司乘人員1200余人(次),贈送方便面20余箱,礦泉水300余瓶,小面包、春聯、姜(紅)茶等暖心物資800余份,拉近了廣大司乘與執法人員心間的距離。
在為期40天的春運里,無數交通人用奉獻與堅守,繪就了一幅幅“流動中國”的溫暖畫卷。雖然春運已經收官,但責任和使命仍在。接下來,該大隊將一如既往守好每一個40天,護航轄區每一公里,為開創經濟興、百姓富、生態美的多彩貴州新未來,譜寫中國式現代化貴州實踐新篇章注入交通執法新動力。(吳芳 羅正國)
(新媒體責編:caizhuo)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