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盾構機始發的關鍵階段,傳統的洞門始發工藝對圍護結構的精細處理、端頭加固的精準把控提出了近乎苛刻的要求。然而,僅僅依賴橡膠簾幕翻板來實現洞門止水與防突涌,一旦施工質量控制稍有疏忽,便可能引發水土流失、涌水涌沙等嚴重的安全隱患。為確保國內首臺“微泥水+土壓雙模”盾構機在青島地鐵6號線二期工程08工區的順利始發,并解決鋼套筒始發工效低的難題,中鐵上海局盾構班組憑借其卓越的創新能力與精湛技藝,為項目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班組研究討論工程堵點問題)
在盾構始發方案的激烈討論中,盾構掘進班組長張印濤憑借豐富的施工經驗,提出了一個突破性的建議--采用延長環始發這一創新思路不僅巧妙地避開了傳統工藝中精細鑿出洞門的繁瑣步驟,還通過增設應急注漿管,顯著增強了應對突發狀況的能力。這一建議迅速得到了項目部領導的高度認可,并成功應用于實際施工中。
這種新型的盾構始發洞門延長鋼環的設計巧妙地結合了多個弧條形拼接件,通過螺栓固定,形成了與預埋鋼環同軸設置的門框。這種設計不僅便于拆裝,降低了施工難度,還實現了延長環的循環利用。同時,鋼環兩側配備的橡膠簾幕板增強了盾構機與延長環之間的密封性,確保了盾構施工過程中的安全性。此外,鋼環上開設的注漿孔和可拆卸的注漿管設計,使得注漿作業更加便捷,進一步保障了施工過程的順利進行。目前,紅辛區間右線已成功應用了這一技術,盾構機得以順利始發,彰顯了班組建設的卓越成果。
(BIM示意圖及現場實景圖)
“我從未想過,我的一個建議能夠如此迅速地轉化為現實,并取得如此顯著的成效。”張印濤感慨道。他的建設不僅獲得了項目的表彰,更讓他感受到了被認可和被尊重的喜悅。這一成功案例也充分展現了班組建設在推動技術創新和安全生產中的重要作用。
自項目啟動班組建設以來,始終堅持創新驅動,將現場問題納入“小立法”范疇,促進了管理人員、技術人員與作業人員的緊密結合,通過兩進人員融入班組,與班組成員“雙向學習”、互相促進,項目在解決現場問題的過程中不斷成長,累計收集了班組“五小”創新成果140余項,征集“金點子”37項。
(項目部獎勵班組優秀人員)
下一步,青島地鐵6號線項目部將繼續深化班組建設,以班組建設的成效為推動力,助力世界一流地鐵建設,為城市交通發展貢獻更多智慧和力量。(顧美娟)
(新媒體責編:wa12)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