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以當地優秀傳統文化帶“火”文化旅游,促進經濟發展?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動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發展”。
7月25日,信陽市浉河區政協深入貫徹文化強國戰略,精心組織科教衛體和文化文史委員會、文化藝術組相關委員及資深文史研究員,共同開展了“傳承歷史文脈,賦能文旅融合”的專題調研活動,旨在探索保護與利用并舉、促進高質量發展的創新路徑。
(信陽市浉河區政協副主席廖璽鵬(左二)文化文史委主任付瑜(右一)在李家寨鎮向鎮黨委書記曾濤(右二)了解文物保護和利用的情況)
調研隊伍一行抵達李家寨鎮,系統了解了該鎮政協聯絡組的工作進展及政協委員的履職成效,并認真聽取了聯絡組的工作總結匯報。隨后,調研組實地探訪了當谷山村歷史悠久的蔡氏祠堂與楊崗村珍貴的吳氏古民居等文物保護單位,深入考察了這些文化遺產的現狀與價值。
經過細致考察與深入研討,調研組成員一致達成共識:應緊扣“留住鄉愁”這一核心主題,加大對明清古建筑群的修繕保護力度,深入挖掘并傳承以大別山區民俗文化為精髓的古民居、祠堂及傳統農具等文化元素。同時,倡導以農民為主體、鄉村生活為載體的全民參與式休閑旅游模式,打造特色鮮明的旅游景點與景區,完善配套服務設施,讓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旅游產業的推動下煥發新生,形成持續性的文化節慶與活動氛圍,吸引城市居民前來體驗,滿足其探尋鄉愁、親近民俗的需求,從而激活農村經濟,提升農民收入水平,為浉河區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貢獻力量,推動區域經濟邁上新臺階。( 藍云 李建設 蔣蘇寧/文圖)
(新媒體責編:caizhuo)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