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同舟二十載 攜手并肩向未來”,8月31日,以此為年度主題的第二十屆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泰達)國際論壇(以下簡稱“2024泰達論壇”)開幕大會及高層峰會在天津舉行。
本屆論壇由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國汽車工程學會、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中國汽車報》社聯合主辦。20年來,泰達汽車論壇通過持續創新升級,已成為匯聚專家智慧、釋放行業建議、展示發展趨勢的高端智庫平臺。
發展新質生產力,筑牢發展根基
開幕大會以“壯闊二十,共赴新質生產力涌動下的產業未來”為主題。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陸梅,中國汽車工程學院副理事長兼秘書長侯福深分別主持了大會。
“我國汽車產業發展國際化、全球化的根本方向不會改變;產業結構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的趨勢不會改變;產業鏈分工合作,實現集體降本增效的客觀規律不會改變。”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在開幕大會主旨報告中指出,工業和信息化部將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堅持創新驅動,堅持開放合作,推動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將重點持續支持產業技術創新,完善企業為主體、產學研協同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加強車用芯片等關鍵共性技術,高級別自動駕駛及新一代動力電池等前沿引領技術,工具軟件和高端裝備等現代工程技術的創新研發,為全球汽車產業變革貢獻更多原創技術。
結合汽車行業發展,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安鐵成在開幕大會致辭中建議,要聚焦核心技術,持續鞏固和擴大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優勢;堅持“車-能-路-云”融合發展,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堅持可持續發展,構建完善產業新形態;聚焦全球化,提升我國汽車產業國際化競爭優勢。企業要針對國內國際兩個市場的共性和個性問題進行系統研究,平衡好兩個市場關系,堅持長期努力,將出口海外投資布局統籌考量,力爭打造高質量的全球化產業鏈和服務鏈。
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歐陽明高在演講中總結了動力電池技術發展歷程和經驗,同時也指出了未來動力電池在安全、智能化以及材料體系等方面的技術發展趨勢。他認為,從中國動力電池前景展望看,高比能全固態電池與低成本、長壽命鋰離子電池對中國動力電池產業同等重要。從全固態電池產業看,2025年-2030年,全固態電池產業將重點攻關固態電解質;2030年-2035年,重點攻關高容量復合負極;2035年-2040年,重點攻關高容量復合正極。
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學教授孫逢春在演講中談到,能源交通融合,涉及到汽車生產、使用、報廢及回收利用三個階段,要降低車輛在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的60%,同時要實現汽車在生產、使用、報廢及回收利用三個階段構建碳交易體系,才能夠提供便利條件,讓用戶去自覺使用低碳環保車輛,從而推動汽車產業綠色發展,實現低碳出行。
商務部市場運行與消費促進司一級巡視員(正司級)耿洪洲在發言中表示,商務部將進一步擴大汽車消費,實施好以舊換新政策,及時發現和解決以舊換新工作中存在的堵點問題,提前謀劃明年接續政策;落實好二手車銷售便利化措施,破除二手車流通堵點,支持二手車信息查詢平臺建設應用,支持新能源二手車、動力電池評估平臺研究與推廣應用,促進二手車放心交易;持續推動汽車后市場高質量發展。加強汽車文化人才的培育培養,推動汽車改裝市場的規范化發展,提升汽車改裝企業的技術水平和管理能力。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產業發展司副司長霍福鵬談到,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持續推動汽車產業向新能源汽車轉型。積極擴大新能源汽車消費,加快推動停車、充電等基礎設施建設;繼續支持技術研發應用,支持地方開展車路云一體化示范區建設,鼓勵企業在動力電池、智能駕駛等關鍵技術上的研發;推動骨干汽車企業做強做優,培育壯大具有優勢的世界一流企業集團;有效規范產業發展秩序,依法加強對惡性競爭等損害產業利益行為的監督管理;提升國際市場競爭能力,歡迎全球汽車企業深度融入中國市場。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認證監督管理司副司長姚雷說,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將深化制度改革,加強事中事后監管,積極推動汽車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的提升,促進汽車產品走出去;強化監督管理,完善3C認證制度,確保認證的有效性和公信力;要推行高端品質認證,開展綠色低碳信息技術、智能制造等高端品質認證;要推動國際互認,有針對性加強汽車產品多層次的國際互認合作方式,支持建立汽車領域的國際認證聯盟,支持國內機構與重點出口國家檢測認證機構開展合作,促進我國汽車產品更好地進入當地市場。
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二級巡視員耿晉軍提出,動力電池生產企業和主機廠要加大技術的研發力度,持續提高動力電池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可維修性;主機廠和動力電池生產企業要通過其自營或授權網絡,向社會銷售“三電”系統配件,打通配件的流通渠道;主機廠和新能源汽車進口企業要嚴格落實汽車維修技術信息公開制度;相關部門要根據職責建立健全保障機制,從而推動行業健康發展。
高層峰會上半場以“廿載赴新程,創新引領新優勢”為主題,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總工程師葉盛基主持。
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黨委常委尤崢表示,中國汽車產業于世界浪潮中求自強,市場在巨變,汽車人的使命不變;市場規模在巨變,敢為人先不變;競爭格局在巨變,自主發展不變。東風汽車堅守造車的長期主義,堅持以科技創新擦亮品牌金字招牌,努力為做強汽車產業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為中國汽車的強國建設貢獻更大力量。
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張曉宇提出,數據已經成為新的生產要素,新的生產要素要形成新質生產力,其中的核心就是數據的流轉和利用。在新一輪軟件定義汽車的進程中,核心是發揮以AI加數據的效應。有了更多數據的有效應用,才會有更好的體驗,再加上數據的生態延伸就形成了數字經濟,這也是汽車產業未來發展變化的趨勢。
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董事、總經理馮興亞談了對產業和企業發展的感悟,他認為,要把握新趨勢,匯聚產業健康發展新動能;重塑新格局,共創中國汽車產業的新未來;打造新優勢,謀劃廣汽高質量發展的新藍圖。廣汽集團始終堅持創新驅動發展的戰略,把握產業發展的新趨勢,打造核心競爭新優勢,努力推進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董事、總經理李明表示,汽車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以用戶為中心是破解難題的關鍵。當前,行業內卷加劇,產品同質化嚴重,價格戰也在所難免,而破除行業內卷等難題的關鍵,一定是要堅持以用戶為中心,與一流的合作伙伴深度共創合作,通過持續的科技創新與產品創新來滿足用戶的差異化需求,并真正的為消費者創造附加價值。他認為,通過持續地創新發展,中國將打造出引領全球的世界級汽車品牌。
北汽集團副總經理劉宇表示,根據消費理念的發展,自動駕駛將來一定會成為汽車的標配。他認為,智能汽車新趨勢之一,是用車場景會不斷發生變化,消費者需求在不斷發生變化,不同年齡群體對用車的需求,對智能汽車空間的需求不一樣。所以,要認真研究消費群體的用車需求,才應該是車企的基本功。
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技術官王遠力表示,汽車生態系統要實現數據共享、資源共享、信息共享,以賦能整車為目標,合作共贏,共創價值。圍繞汽車智能化和新能源領域,不僅要有動力總成和底盤等設計開發能力,同時也要有開發設計智能座艙、智能駕駛等軟硬件、整合未來能源產業鏈、實現最具行業前瞻性的全面布局的能力。
高層峰會下半場以“廿載啟新程,融合激發新動能”為主題,由中國能源汽車傳播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編輯兼《中國汽車報》社社長謝戎彬主持。
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理事長、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中國汽車芯片產業創新戰略聯盟聯席理事長、德載厚資本董事長/基金投委會主席董揚在談到公平競爭時表示,非常高興聽到主管部門都反對惡性競爭,還應該把牢法律法規底線。當前,中國已經成為世界汽車第一大國,而且正在接近汽車強國,建設產業健康發展的生態非常重要。他強調,產業的發展,企業的發展,技術的發展,要盡量減少成本,不要讓社會承擔成本,所以,堅持高質量發展才是硬道理。
華為數字能源技術有限公司智能電動產品線總裁王超認為,汽車電動化將從基礎電動化走向全面電動化,再從全面電動化走向電動智能化。希望通過技術開發,使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做到功率融合、功能融合、域控融合及芯片融合,達成充電基礎設施體積小、重量輕、功耗低、高可靠的目標。
中國電信集團政企信息服務事業群副總經理王志華介紹,車聯網技術的迭代,以通信技術的高度契合,推動著汽車網聯化和智能化快速發展。電信與車企緊密合作,共同打造了汽車行業創新生態平臺,研發了智能制造、汽車直連衛星等創新產品,從而形成綜合服務能力,助力汽車網聯化和智能化加速落地。
飛書制造業大客戶副總裁孫昊天認為數據和人才都是車企發展的要素。他講到,數據安全是汽車企業生存的基礎,在保障安全的情況下,如何使數據發揮更大價值,助力企業發展至關重要。而在組織變革的大命題中,企業最大限度地提升組織效率以獲得競爭優勢,其競爭的實質是人才的競爭。
中國工程院院士楊裕生在演講中提出,發展新能源汽車,電池安全必須放在第一位,不可片面的追求高比能量。以合乎科技發展規律的方式發展全固態電池,要做長期打算,切實解決關鍵材料和關鍵技術問題。還要提高電池的環境適應性、可靠性,延長壽命并降低成本才是正道。
謝戎彬在總結發言中指出,面對全球汽車產業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汽車產業正在以非常自信的姿態勇立產業發展的潮頭,中國汽車人要把握行業發展的新格局,搶抓歷史發展新機遇,構建合作共贏共生共榮的產業新生態,打造創新能力更強、更完整、更有韌性的產業鏈供應鏈,構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競爭力強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同時要發揮好高端智庫作用,為汽車產業轉型和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為汽車強國建設增光添彩。
本屆論壇于2024年8月29日至9月1日舉行,論壇期間,還舉辦了“泰達·20智庫成果展”、“智匯科技展”、汽車產業生態專場、VIP閉門會、專題分論壇、圓桌論壇等活動,還分別舉辦了智庫報告、2024年《中國汽車工業年鑒》發布活動。
本屆論壇得到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特別支持。日本汽車工業協會、德國汽車工業協會、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新能源汽車國家大數據聯盟聯合協辦。
來自相關國家部委負責人、企業及有關機構高管、權威專家學者等千余位嘉賓出席論壇,共同研討汽車行業發展戰略趨勢、政策標準取向、企業轉型布局、市場需求變化、前瞻技術演進方向等領域的熱點議題,共繪汽車行業發展藍圖。
面向未來,泰達汽車論壇將圍繞汽車產業發展重點領域,持續提供智力支持,讓泰達之聲始終縈繞在行業發展的最前端,推動汽車產業可持續高質量發展。(張揚)
(新媒體責編:caizhuo)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