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哈爾濱工業大學建筑與設計學院、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城市規劃歷史與理論分會共同主辦的第四屆鐵路遺產國際學術研討會隆重召開。研討會以“歷史文化賦能東北振興”為主題,匯聚了眾多專家學者,共同探討如何通過保護和利用鐵路遺產,為東北地區振興注入新動力。
數喆數據創始人、CEO譚繼軍博士發表題為《數字技術賦能鐵路遺產保護傳承之思考》的主旨報告。“在數字經濟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數據已成為重塑全球經濟格局的關鍵要素,數據不僅是推動全球經濟增長的核心力量,同時也在鐵路遺產保護與傳承方面開辟了新路徑,”譚繼軍博士強調,“我國數據要素市場的發展經歷了起步、發展和加速三個階段,現已成為驅動經濟發展的新引擎,為鐵路遺產的保護與傳承提供了新的可能。”
數字技術與文化產業的深度融合,尤其是與鐵路遺產保護的結合,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變革。“數喆數據利用三維激光掃描、航空攝影等技術,將鐵路遺產精確高效地轉化為數字模型,實現對歷史風貌的全面記錄和數字化表達。不僅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鐵路遺產的歷史價值,還為保護和修復工作提供了重要參考。”譚繼軍博士介紹道。
“數喆數據依托先進技術,構建鐵路文物三維數字信息有機綜合體,能夠實現鐵路遺產保護從靜態‘ 畫中人’到動態畫中人‘ 解構再創造’數字化高清重現的轉變,了解鐵路遺產保存狀況的同時,更能全面評估其環境質量和深層的文化價值,”譚繼軍博士進一步指出,“數喆數據結合AI和大數據技術,通過深入分析鐵路遺產的歷史變化數據,科學制定保護策略,能夠為鐵路遺產修復和維護提供堅實的數據支撐。”
譚繼軍博士還認為,數字技術賦能使鐵路遺產在智慧旅游、文化教育等領域煥發出新的活力,成為推動地區,尤其是東北地區振興的重要文化資源。通過數字化高清重現和互動體驗,鐵路遺產的歷史和文化價值得以更廣泛地傳播,這不僅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和學者,更進一步促進了東北地區的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為經濟振興注入新的動力。
研討會同期的學術沙龍環節,數喆數據研究總監李鳳博士同與會嘉賓深入探討了新質生產力在文旅產業中的重要作用。她指出,新質生產力是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它基于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的創新性配置和產業深度轉型升級。在文旅產業中,尤其是鐵路遺產與文旅的結合上,新質生產力不僅促進了從文化制造向文化“智”造和數字文旅的轉型,還顯著提升了產業規模和效益。然而,當前數字技術與文旅融合層次尚淺,產品同質化程度較大,與歷史文化結合尚不足。因此,需要加大高效科研投入、促進數據要素創新賦能、深化產學研結合,并將藝術審美與傳統文化培養納入國民教育體系,以實現文旅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本屆研討會匯集了國內學術界、相關行業、主流媒體和社會各界各方的廣泛關注和參與,百余位來自政府、鐵路行業、高校、科研與設計機構、民間組織、媒體等不同行業,不同部門的專家、學者和社會人士,圍繞鐵路遺產的保護與再生、鐵路文化傳承等議題進行了深入的宣講與研討,旨在通過挖掘和利用鐵路遺產的歷史文化價值,為鐵路遺產的保護與更新、文化傳承工作提供新的理念和路徑,為東北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新媒體責編:wa12)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