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規模擴張”到“質效共生”,高速公路網正經歷智慧升級、服務提質、綠色轉型的時代變革。據《交通運輸部關于推進公路數字化轉型加快智慧公路建設發展的意見》,以“可視、可測、可控、可服務”為目標,提升路網智能感知、決策、調度、服務能力,是推動智慧出行的重中之重。
作為山東省第一個環境保護示范化高速公路工程,濟青高速中線濟濰段(以下簡稱濟濰高速)攜手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聚焦運營價值,對感知能力、平臺能力、終端服務能力進行重點建設,成功打造全國首條零碳智慧高速公路。
擁抱數字
聚焦路網轉型三重關
濟濰高速是山東省“九縱五橫一環七射多連”高速公路網中“射三”線,全長161.86公里,設置隧道10座,橋隧比高達41%。復雜的建設環境,致使濟濰高速在數智化建設的過程當中,面臨著多種多樣的挑戰。
· 信息傳輸,要克服復雜地形帶來的信號衰減、信號阻擋等。 濟濰高速穿越魯中山區,信號在傳播過程中易被山體、隧道壁等阻擋。需采用先進的信號增強技術,如設置信號中繼站、優化基站布局等,確保信息穩定傳輸,避免數據孤島,保障高速公路各系統的實時通信。
· 業務應用,要滿足多樣化的運維需求。 高速公路涉及眾多設施設備的運維管理,從道路設施到交通設備,都需要精準高效的業務應用支持。要建立智能化的運維管理系統,整合各類數據,實現對設施設備的互聯互通、實時監測、故障告警等,提升運維效率和質量。
· 安全防控,要構建全方位、立體化的綜合防護體系。 一方面,要加強交通安全防控,通過智能檢測系統、電子圍欄等技術,實時監測道路狀況,預防交通事故。另一方面,要注重網絡安全,防止惡意攻擊和數據泄露,保障高速公路信息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為司乘人員和公路管理提供可靠保障。
技術筑基
構建智慧交通多面體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為了打造“感知+決策+運維”的閉環體系,華為提供了智慧交通雷達感知方案,圍繞感知能力、平臺能力、終端服務能力進行重點建設。
· 感知能力,是打造路段全覆蓋,全天24小時有效,能夠應對不同氣候條件的數字底座。 濟濰高速圍繞MSE100融合感知引擎,聯結ASN850遠距高精度毫米波雷達、ASN820T隧道毫米波雷達、新一代視頻攝像機,構建“探得廣、判得清、軌跡連”的聯動感知體系。
· 平臺能力,是打造統一監管平臺,并基于實踐場景研發定制化應用,以實現態勢評估、誘導管控、車道級動態限速、車道資源分配、路網交通流動態分配等。 得益于此,濟濰高速不僅能實時掌握道路設施設備的運行狀態,還能對交通流量進行精準預測和調控,為運維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 終端服務能力,是打通相關管理單位與行駛車輛之間的通信傳輸和數據鏈路,提供及時、可靠、穩定的通信途徑和信息鏈路手段 ,實現智能化無人收費、實時路況提供、精準化故障告警等,構建人、車、路和諧共生的數字生態系統。
協同發展
解碼濟濰高速內在邏輯
實際上,濟濰高速的實踐充分揭示了零碳公路建設的核心邏輯——以感知體系為數字底座,支撐路網轉型的“三面體”框架,最終形成生態與效益的雙重躍升。
作為全國首條零碳智慧高速,濟濰高速通過光伏發電、儲能并網等技術實現運營期“凈零”排放,而這一目標的實現高度依賴智慧化手段。例如,隧道照明采用無級調光系統,需通過感知設備實時監測車流與光環境數據,才能實現亮度與色溫的動態調節,在提升視覺舒適度的同時降低能耗。
在感知體系建設上 ,濟濰高速在信息傳輸層構建“感知-傳輸”閉環,確保數據實時回傳;在業務應用層 ,通過統一監管平臺對復雜路網實現精準管控;在安全防護層 ,通過雷視融合技術實現車輛軌跡的連續跟蹤與異常事件的準確感知,從而貫通感知體系的“信息傳輸、業務應用、安全防控”三重維度。
在此基礎上,濟濰高速的零碳運營通過智慧化手段實現能源流、信息流、交通流的深度耦合。例如,光伏發電系統與儲能單元的協同,需依賴感知體系對用電負荷的實時預測;而碳排放量的精準核算,則基于數字孿生平臺對全路網能耗的模擬推演。這種“感知-決策-優化”的閉環,推動路網向“自我感知、動態優化、持續進化”的生命體演進。
這一邏輯鏈條表明,零碳智慧公路的建設以感知體系為紐帶,將路網轉型的三重挑戰轉化為“可量化、可決策、可演進 ”的數字化能力,從而為交通行業的數智化轉型與碳中和達標提供了“系統性、可復制”的解決方案。
生態躍升
定義智慧高速新范式
濟濰高速的數智化實踐,為行業提供了可復制的轉型樣本——“濟濰模式”證明,通過數字技術將能源流、信息流、交通流深度融合,能釋放出巨大的生態與經濟效益。
· 面向信息采集 ,濟濰高速通過華為云Stack構建的交通智能體集成超萬個感知終端,通過時空融合引擎將離散數據統一為“車道級”數字孿生模型,并基于OpenHarmony操作系統,實現隧道機電設備狀態的高效采集與高穩定的數據傳輸。
· 面向動態感知 ,濟濰高速基于雷視融合技術的全息隧道方案,結合數字孿生技術,實現隧道內全域交通運行態勢的實時監測與預警。值得一提的是,全方位動態感知系統也已通過測試驗證,并在山旺互通、青龍互通、喬官莊互通、馬宋互通等4個互通區完成交付,為山東實現全境智慧高速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面向應急管控 ,濟濰高速通過實時監測和數據分析,能夠快速識別各類突發情況,如交通事故、惡劣天氣等。一旦發生緊急事件,系統可迅速啟動應急預案,實現交通疏導、救援資源調配等操作的自動化和智能化。同時,利用數字孿生技術進行模擬演練,不斷優化應急處理流程,提高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保障道路通行安全和順暢。
· 面向收費通行 ,濟濰高速引入先進的電子支付系統和智能識別技術,實現了車輛快速、準確地收費通行。同時,利用大數據分析優化收費策略,根據不同時段、路段的交通流量合理調整收費標準,提高道路資源的利用效率。此外,數智化系統還能實時監測收費設施的運行狀態,及時進行維護和管理,確保收費工作的順利進行,為司乘人員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地通行服務。
濟濰高速的數智化實踐標志著山東省高速公路迎來了全新階段,隨著車路協同系統的不斷拓展,這條智慧走廊將逐步進化成“自我感知、動態優化、持續進化”的生命體。作為見證者、參與者、親歷者,華為也將在未來持續深耕智慧交通領域,以技術創新為驅動,將“濟濰模式”推廣、復制,助力更多地區的交通基礎設施實現智能化升級。
“數智世界 一觸即達” 選擇華為,讓您的企業輕松數智化。
(新媒體責編:wa123)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