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壯鄉上林的青山綠水間,一座承載著萬千家庭期盼的現代化校園正拔節生長。由中建新越建設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上林中學項目,自開工伊始,便錨定打造優質民生工程的目標,以“智慧賦能”的硬核科技與“教育筑基”的軟實力,全力沖刺2025年9月迎接首批學子的光榮使命。項目的建成,將有效緩解當地高中就學壓力,助力普及高中教育戰略落地,為當地提供優質教育資源。
面對雨季漫長、場地受限等多重挑戰,項目僅百余天的有效工期,團隊以起步即沖刺的決戰姿態,將精益建造理念貫穿始終。1號綜合樓體量大、結構復雜,運動場人防地下室地質條件復雜,傳統施工模式難以滿足節點要求。項目團隊應用立體穿插施工法,打破主體結構、二次結構、安裝工程按部就班的傳統,實現多工序多工作面協同并進。
BIM先行,精準導航。深度應用BIM技術進行全專業建模與碰撞檢測,提前發現并解決管線沖突等潛在問題20余處,優化施工路徑,避免了返工浪費,通過精準的施工模擬,實現工序無縫銜接。
倒排工期,掛圖作戰。將施工計劃精確到日,高峰期投入充足人力物力,實施晝夜輪班,科學的管理與踐行開拓文化相結合,用時75天1號綜合樓便巍然矗立。
智慧調度,保障進度。利用智慧工地平臺實時監控人、機、料動態,實現資源優化配置。每周利用無人機進行航拍與實景三維建模,精準掌控全場進度、質量及安全狀態,為管理提供可視化、數據化依據,確保各環節高效運轉。4月14日,《上林新聞》電視欄目報道了項目建設進展。
上林中學項目不僅是傳授知識的殿堂,更是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的示范窗口。項目團隊將“雙碳”目標融入建造全過程,打造“會呼吸”的綠色生態校園。創新實施樁基鉆渣資源化利用技術,通過破碎篩分、級配改良等工藝,將樁基鉆渣100%轉化為路基填料,降低碳排放。同步將采用垂直綠化、光伏發電、智能照明系統等綠色技術,預計全生命周期可減少碳排放5000噸。建設智能化雨水回收系統,通過屋面集水溝、場地透水鋪裝等設施,實現非傳統水源利用率≥30%,較傳統校園節水40%。
所有高空作業面設置雙道生命線,施工人員安全帶通過自鎖器與生命線連接,實現移動中100%系掛,杜絕墜落風險。部署視頻監控系統,識別未佩戴安全帽、臨邊防護缺失、煙火等安全隱患,實現安全監管無死角。塔吊安裝防碰撞系統及全景監控,保障群塔作業和復雜環境吊裝安全。
通過系統化、智能化的安全管理體系,項目成功實現自開工以來安全生產零事故目標,為快速推進提供了堅實保障。2025年5月23日獲得上林縣教育局表揚信,信中肯定了項目實現施工全程零安全事故。
從地質勘探的步履維艱,到主體封頂的歡呼雷動,這座在喀斯特地貌上拔節生長的教育綜合體,正以“新越精度”丈量責任,用“建工速度”托舉莘莘學子的夢想。(何玉文)
(新媒體責編:wa12)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