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徹全面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要求,臺州市交通運輸局引導黨員干部扎根業務、錘煉黨性,在服務全市裂變發展、擔當重要歷史任務中強化先鋒意識,推動市委、市政府各項工作部署落實到位。
一當大抓項目會戰先鋒。緊扣“大抓項目年”主題,立足交通建設主戰場,深化“掛圖會戰”對標機制,發揮黨員干部主心骨作用,全線抓沿海高速、杭紹臺高速等26個在建項目,重點抓機場高速、上三高速東延等12個開工項目,細致抓椒江過江隧道等19個儲備項目,力爭全年完成公路建設投資180億元,至年底實現沿海高速樂清灣大橋及接線工程基本完工,建成104國道長塘交叉口整治、81省道溫嶺段改建工程主線等7個國省道項目,進一步完善市域干線公路網絡。
二當“美麗公路”建設先鋒。圍繞“全景臺州、美麗臺州、幸福臺州”全域旅游建設戰略,繼續構建“美麗臺州”公路模塊。全年將投入資金10億元以上,實施全市55條計819公里的美麗公路建設,重點對東方大道、臺金高速章安互通、甬臺溫高速臺州互通、臨海互通及連接線等“五路十口”實施改造,以優美入城口和主通道建設助力城市整體形象提升。進一步推動美麗公路與地方特色經濟、鄉村旅游、歷史人文等要素融合,實現美麗公路景觀效應與紐帶功能的有機統一。
三當行業文明服務先鋒。市本級交通戰線緊跟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大局,重點在公共交通領域開展“文明臺州,公交同行”和客運出租汽車“爭當文明先鋒”活動,綜合運用宣傳發動、量化考核、明察暗訪、第三方測評等方式,發揮線、車、人典型示范作用,展示文明臺州公共交通形象。以駕培維修業、客貨運輸站、公路收費站、高速服務區等服務窗口為重點,加強行業規范化、標準化建設,提升交通行業服務優質度、文明度和滿意度。
四當品質工程立功先鋒。以沿海高速承辦全國、全省交通品質工程現場會為帶動,依托工程建設中現代化班組、標準化管理、信息化控制等多項優勢,進一步引導黨員干部,特別是一線人員積極參與省市重點工程“品質工程”立功競賽,通過“五比五看”,即比工程質量、看建設工程優良率,比安全生產、看人身安全,比工程進度、看生產計劃完成率,比文明施工、看施工管理水平,比技術創新、看節能增效,推動全市交通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管理水平邁上新臺階。
五當平安交通創建先鋒。牢牢抓好“四個安全”:一抓工程安全不留死角,沿著“安全生產規范年”主線,加強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突出重點領域、重點環節、重點時段立體監管;二抓運輸安全不越紅線,落實企業主體責任,推進監督關口前移,確保道路運輸安全形勢平穩可控;三抓隊伍安全不講情面,落實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嚴防“四風”反彈,嚴格執紀問責,構建風清氣正的機關政治生態;四抓行業安全不存隱患,緊盯客運出租等敏感行業,提前掌握、及時化解維穩、信訪苗頭問題,以良好狀態迎接省黨代會和黨的十九大召開。
六當體制機制改革先鋒。強化黨員干部改革意識、主動意識和服務意識,深入推進交通運輸行業“最多跑一次”改革。以社會群眾是否滿意、部門效率是否提高、政府監管是否精準為衡量標準,持續深化全市道路客運“一車兩牌”新政,化解過剩運能,助力旅游市場;不斷優化全省試點的城市公交、網約車運輸證“快審即辦”制度,精簡群眾辦事程序,進一步推進交通行政審批機制從“跑一次”向“零上門”轉變。
七當交通執法示范先鋒。引導交通運輸系統黨員干部進一步樹立“嚴以用權、權為民用”的權力觀,定期組織交通運輸執法崗位業務培訓,邀請專家授課,規范自由裁量,嚴防行政肆意,提升交通執法隊伍綜合素質。完善交通運輸行政執法“三基三化”和“四統一”建設,加大部門聯合治超,推廣非現場執法模式,提升執法效能和規范化水平,維護行政相對人合法權益。
八當為民服務模范先鋒。帶領全系統黨員干部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著力辦好美麗鄉村公路提升和公交基礎設施建設等為民辦實事項目,全面實現客運“村村通”,為農村居民出行提供更多便利。擴大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志愿服務覆蓋面,組織黨員干部深入結對幫扶村,參與推進村內凈化美化、五水共治等工作;聯系行業實際開展出租汽車“愛心助考”、設置公交車“愛心零錢箱”,引導黨員干部在積極奉獻、服務社會中當好表率,進一步打通交通運輸行業聯系、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新媒體責編:wb00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