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中路改造將增加機非分離綠化帶(效果圖)
中安在線訊 據安徽商報報道 經常開車出行的市民都知道,合肥黃山路被稱為“嚴管街”,出沒在黃山路的車輛和行人都會相對更“守規矩”;今后,在長江中路上大家也得遵守交通規則,結合此輪大規模的改造,長江中路將上馬全方位的智能交通系統,廬陽區交警大隊大隊長王俊形容,將打造“駕校考場”的道路標準,“交通法上怎么說、駕校里怎么學,在路面就要怎么開。”昨日在發布會上,他透露,長江中路智能交通的具體方案預計將在月底出爐;以此為試點,下一步智能交通的各項設施還覆蓋老城區,“明年上半年力爭拿出老城區智能交通規劃。”所有的目的都指向:破堵。
權威發布
[停車請不要隨意] 僅支路可單側停車
在長江中路的改造提升中,值得關注的一點是:將取消路邊所有停車位,就連原先在人行道、慢行道上施劃的停車位也將取消,騰出的空間將讓位于行車和綠化。“老城區現有道路的擁堵一定程度上是沒有充分利用路面的通行資源。”王俊解釋說,很多通道被車輛停放占據,影響路面交通。
為此,在新一輪改造中,對停車位的調整不僅在長江中路,還將覆蓋主城區所有主干道和小街巷,“路邊停車位將全部取消,只有支路上可以單側停放。”王俊以百花井一帶的交通為例,“非機動車道比較寬,路邊機動車的泊車位又占據了一半,導致真正的行車道很少,這個‘腸梗阻’一定要打通。”
[出門請看大數據] 21個小區可提供交通參考
何時出門最節省時間?出門后左轉還是右轉更易行駛?今后,小區居民開車出門,綁定的手機中可收到推送的交通參考。而這基于前期對小區車流的監測和大數據分析。
王俊介紹,交警部門前期在21個小區出入口設置了卡口,進行車輛行駛和路況監測,“在分析的基礎上匯聚成該小區居民出行的大數據,后期通過微信或APP的方式,為居民推送出行信息,提供路線和時間的便利化選擇。”
[違章抓拍沒商量] 開遠光燈要抓拍,行人闖紅燈要上大屏幕
對于違反交通法規的行為,最好的辦法就是“抓拍”然后配套相應處罰。對于打造“駕校考場”的長江中路,王俊形容:“違停、壓實線、加塞,包括在路口不禮讓行人,都將被抓拍;也許你違法時在路面看不到交警,但智能交通不會放過這些行為,推送給最近的交警,下一個路口也許就會攔下你的車。”
其中,對違法停車的抓拍堪稱最嚴厲,“借助高清攝像頭對禁停區域全覆蓋,此外還有兩臺移動抓拍系統正在測試即將上馬。”機動車不禮讓行人目前是人為抓取和鑒定,“這樣的處罰浪費精力、效率不高,下一步也計劃改為自動抓拍。”此外,對危險系數較高的開遠光燈行為,老城范圍內也將借助智能設備進行抓拍。
對行人而言,抓拍也有威懾力。“行人闖紅燈之前是文明勸導員進行勸導,也有強行曝光的。”王俊說,這些有利有弊,下一步將借助智能科技手段進行勸導和處罰,“利用路口監控連接大屏幕,對闖紅燈的行人進行人臉識別,再大屏幕播放。”
[小巷要改單行道] 老城區規劃四大微循環區域
密集的車流和人流在老城區狹窄的道路匯集,不可避免帶來交通壓力。“分流”成了下一步智能交通規劃的關鍵詞。“根據路網結構、流量和流向特點,南北向以蒙城路-金寨路、阜陽路-徽州大道,東西向以壽春路、長江中路為井字形框架。”
據悉,廬陽區多部門聯手規劃,將整個老城區劃分為淮河路周邊、廬江路周邊、六安路周邊和桐城路周邊四個微循環交通組織區域。區域內如何協調交通?相關部門介紹,將綜合采取構建部分單向交通組織體系、改善支路里巷條件、適當增建停車設施、完善交通基礎設施、精細交口信號配時和科學布設公交線網五項措施,提高通行效率。
此外,通過優化計劃,老城區范圍內擬新增單行道29條,結合環城公園路以內原有的安慶路、淮河路等12條單行道,形成老城區微循環交通組織體系。
權威釋疑
停車去哪兒?
擬建18處停車場,開放小區停車設施
問:取消路面停車位,老城區上班族和居民如何停車?
答:目前老城區常有的現象是一些停車場停不滿,在路口又亂停車,所以取消路面停車的同時也要引導居民形成新的停車習慣,充分利用現有停車場資源。此外,2018~2020年全區還規劃新建18個公共停車場;老城居民小區內的停車設施,也正在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征集居民意見,多數同意開放的也將在特定時間段以收費的方式對外開放。
違章處罰是不是太嚴?
將設處罰基數,基數內短信提醒
問:禮讓行人、不開遠光燈,包括行人不闖紅燈,這些在全市范圍內并未形成統一處罰標準,隨時抓拍并處罰是不是過于嚴格?
答:嚴管重罰的同時也要人性化處置。所有違章信息傳送到后臺后,我們通過數據庫分析建立一個處罰基數,在基數數值范圍內的,可以短信提醒;超過基數的,就開始處罰,讓市民有一定的緩沖和適應時間。
可能出現的智能設備
◎電子圍欄:
可以停車的地方設置電子圍欄,同步繪就停車位的電子地圖,只要車輛在圍欄內停放,移動違停抓拍系統就可自動感應抓拍并將車輛信息上傳。
◎地面紅綠燈:
強光下看不清馬路對面的紅綠燈?低頭族過馬路也不舍得放下手機?針對這些情況,廬陽區在地面“安裝”紅綠燈,通過埋設線管、鋪裝鋼化玻璃的方式,在地面同步顯示紅綠燈信號。
◎微信調度:
車輛在路面發生碰擦,雙方一時半會不肯撤離現場,電話報警又描述不清具體位置,可以打開手機微信,在廬陽交警的公眾號上發送定位,系統會推送給就近的交警或鐵騎,警力達到現場后通過執法儀拍攝視頻上傳到數據后臺。如此可幫助路面事故的快速處理。
◎人臉識別:
對交通違法的行人進行識別抓拍并在路口屏幕上視頻播放,廬陽區計劃在行人密集的路口先行試點,包括長江路或壽春路的步行街路口、百花井,預計年底前可安裝到位。
29條擬設單行道清單
拱辰街(南向北)、井巷(東向西)、陳小巷(西向東)、吳山巷(西向南)、操兵巷(東向西)、北含山巷(南向北)、義倉巷(東向西)、壽春六巷(南向北)、壽春五巷(北向南)、壽春四巷(東向北)、北油坊巷(宿州路―含山路,西向東)、五星巷(南向北)、北油坊支巷(南向北)、立志巷(東向西)、北油坊巷(含山路―逍遙津路,東向西)、逍遙津路(內向南)、飛騎橋路(南向北)、紅星路(無為路―含山路,東向西)、梨花巷(南向北)、舒城路(南向北)、四古巷(南向北)、飛鳳街(北向南)、人民路(北向南)、仁和巷(南向北)、節約巷(東向西)、廻龍橋路(西向東)、西菜市巷(東向西)、大眾巷(南向西)、天王巷(內向南)。
(新媒體責編:wb00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