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交通運輸部《2020年交通運輸行業發展統計公報》和其他有關方面的《2021-2026年中國鐵路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等文件,以及新近在鄭州召開的2021年度鐵路橋梁年會公布的數字:至2020年底,在519.81萬KM公路總里程,密度54.15KM/百平方KM,總營業里程14.63萬KM,路網密度為152.3KM/萬平方KM的全世界最龐大的中國公路鐵路交通網絡中,計有91.28萬座、6628.55萬延米的公路橋梁,21316處、2199.93萬延米的公路隧道,總數近10萬座,長度累計超過3萬KM的鐵路橋梁,16798座,總長約19630KM的隧道鉗連其間,此外還有247條運營里程7970KM,以隧道和橋梁為基礎支撐的地鐵和輕軌,如是城市的血脈穿行于全國31個省級地區的48個城市地下和城中。就是如此,在中國,太多的橋,各形各樣的橋,長得高得壯觀得神奇得了不得的橋,就似夜夕間即拔地山海間;太多的隧道,各形各樣的隧道,長得高得壯觀得神奇得了不得的隧道,如是轉瞬間即洞穿巒谷和地下,且其中的不少,成為了令世界引頸甚至驚詫的世界第一,而這一個一個世界第一的記錄又在不長時間一個一個地被自己刷新,一次次自顧自地將世界的建橋史隧道建設史改寫,如一條金色的巨龍,騰動于世界的東方。
中國橋梁和隧道建設的發展和進步,重塑了地球這個藍色星球的面貌!
有一種奇跡叫中國橋梁,千刃的絕壁上懸掛著一道彩虹
它穿云破霧,跨江而過,兩岸高聳的峭壁遙互相望
在萬橋之最的北盤,伸手就能觸摸天空
北盤江北岸,望著,北盤江南岸
遙迢迢,它們用眼眸,傳情達意
青年作家董昕乘車穿行于貴州的奇山秀水長美橋長隧間。
橋梁是人類行走于世界萬象間謀求超越的偉大創造。中國自古就有造橋的傳統。趙州橋券下,迄今晨風都在攪撥著給陽光照亮的有隋枯黃樹葉一般的故事嘩嘩作響。六十四年前的1957年,毛澤東主席輕吟《水調歌頭·游泳》,七個多月后的9月,萬里長江第一橋武漢長江大橋建成。又十一年后的1968年12月,也是在長江上,南京長江大橋竣工通車!那座作為第一座中國人靠自己的力量,中國自行設計、自行建造的當時國內最大的雙層式鐵路公路兩用橋,成為了當時溝通中國南北的交通大動脈,標志著中國橋梁建設達到世界先進水平,開創了中國自力更生建設大型橋梁的新紀元。
而彼時,在長江上架起一座大橋是一項艱難的工程。
然而在到了幾十年后的今天,尤其是在進入了21世紀,中國人民的偉大創造精神被新時期激活,交通運輸領域,從數年建成一座橋到一年建成數十座特大橋,從舉全國之力建一座大橋到一家公司能同時建120多座各型橋梁,中國的橋梁建設突飛猛進地發展起來。僅從1980年開始的40年中,中國就建成公路橋梁51萬多座,總長達到4.8萬公里。相關資料顯示:在中國萬多座交通橋梁中,僅公路特大橋梁就達6444座,總里程達到1162.97萬延米;高鐵橋梁數量更是超過3萬座,總長突破1.6萬KM;全球建成和在建的主跨1000米以上的41座懸索橋中中國占20座以上,跨度600米以上的21座斜拉橋中中國更至少占17座。世界十大拱橋、十大梁橋、十大斜拉橋、十大懸索橋,中國都至少占了一半;梁式橋、拱橋和斜拉橋的跨徑,中國都是世界紀錄的保持者。中國就是以如此恢弘傳奇的橋梁建設為21世紀的世界創造出了一個又一個奇跡,創出了眾多的世界第一,“世界之最”的中國造“橋梁家族”,以令世人驚嘆的速度和規模邁入世界前列,成為響當當的名片驚艷世界。
港珠澳大橋以包括兩座10萬平方米的人工島和6.7公里海底隧道的橋、島、隧集群形制,橋面雙向六車道的55KM的橋隧全長,總投資額1269億元的超大的建筑規模、空前的施工難度和頂尖的建造技術,成為至目前創全球里程最長、沉管隧道最長、復雜惡劣的海洋環境中壽命最長,鋼結構最大、施工難度最大、技術含量最高、科學專利和投資金額最多等多項世界之最的跨海高速公路大橋。大橋建設突破多項世界記錄,僅在島隧工程設計建設中形成的發明專利、新型實用專利即達到400多項,被英國《衛報》稱為“現代世界七大奇跡”之一。
京滬高速鐵路丹昆特大高架橋梁全長164.85KM,是世界第一長橋,由4000多孔900噸箱梁構成,建成當年即被美國《福布斯》評為“全球最棒橋梁”,2013年斬獲第30屆國際橋梁大會喬治·理查德森獎。其在采用國內最大跨徑、最小半徑曲線滑移模架澆注箱梁技術過程中特地設計的移動滑移模架,屬世界首創,獲得多項專利。
南京大勝關長江鐵路大橋創造了體量大、跨度大、荷載大、速度高四項世界第一。它采用六跨連續鋼桁拱布置,主跨2×336米連拱堪稱“世界之最”,時被譽為“世界鐵路橋之最”,是全球第一座六線鐵路大橋。其隱藏在水中的橋墩每一墩的面積都相當于七個籃球場大,在第29屆國際橋梁大會上被授予喬治·理查德森獎,2015年又獲被譽為是橋梁界“諾貝爾獎”的國際橋協杰出結構工程獎。
全長36KM杭州灣跨海大橋建設中誕生了250多項技術革新成果,形成九大自主核心技術,創造了多項世界第一,五項創新成果填補了世界建橋史的空白。
舟山跨海大橋由岑港大橋、響礁門大橋、桃夭門大橋、西堠門大橋和金塘大橋組成,是世界上第一座雙箱分體式鋼箱梁形制的懸索橋,所采用世界上尚無先例的分體式鋼箱加勁梁可抵御17級的超強臺風。
主跨504米的武漢天興洲長江大橋下層可并列行駛四列火車。
湖北武漢鸚鵡洲長江大橋,是世界同類橋梁中跨度最大的三塔四跨懸索橋。
重慶朝天門長江大橋主跨長552米是世界跨徑最大的鋼拱橋。
……
北盤江大橋北起貴州六盤水市都格鎮,橋面至江面垂直高度565.4米,被吉尼斯官方認證為“世界最高橋”。2017年07月BBC旅游頻道在其《China's impossible engineering feat》報道中用驚喜的口吻予以了其“難以想像的中國工程”的評價。
貴州屬中國西南部高原山地,平均海拔1100米左右,92.5%的面積為山地和丘陵。烏江、赤水河、南盤江等數十水之間,西部烏蒙山高聳,中南部苗嶺橫亙,北部大婁山自西向東北斜貫北境,東北境武陵山由湘蜿蜒入黔,高山深谷,重巒疊嶂,一派綿延縱橫的黔家女兒用苗花紙剪出的奇山秀水險谷危巒,直脫脫將一省笙舞之野美酒之州擎至了彩云的吟唱聲中。
如此,在大中國創造的時代夯聲中,在貴州高高的山崗間,萬橋飛架,幾十年間即成為了橋梁橋梁大省。全球最高的橋梁排名前10名中,貴州橋梁就占5座,擴排至前20,便是占去11座。貴州2萬多座橋梁,幾乎包攬了當今世界全部橋型,被譽為是世界上“橋梁博物館”,如北盤江大橋一樣奇拔瑰偉攝人心魄的大橋,還有赫章特大橋、關嶺壩陵河大橋、鴨池河大橋等好多座!
乘行于這樣的橋上或山谷間,仰望著頭頂山峰間長車行過,女詩人董昕如何能不激動!
作家董昕是一個出生成長于新疆,時或就會去到上海的外公外婆家生活上一段時間的詩性女子,浮移于海派文化與中國最西部少數民族文化之間,身上就是生成了一種有別于他人的詩意、知性而又浪漫的特質。那般,蘭州讀完大學她即是就到了四處浮蕩著旖旎迷人佛光的敦煌做了一名教師。在那里,她用醮了佛光的筆,于敦煌的腮上和唇上,或染一片桃紅柳綠的田野,或點幾瓣金玉米一般的微笑,《一半是黑化,一半是宿命》《Demons, 我想說......》《敦煌遺孤》等三五部長篇小說和電影文學劇本、《愛是那抹紅色》《黃房子》《2021,我來了》《殤》《斷片》等30多篇小說70余篇散文近百組詩歌便是就從筆下流淌出,飄飛至大西北,乃至南國北園人們的心里,夢里。她有太多的理由偶或地出去走走。也就是那般,她有了這次貴州之行。聽說我要寫這篇報道,她說,她要拽了我寫此文的筆,把貴州的橋與隧,觸個遍。
一座座高塔、斜索懸掛在高空,斜拉的鐵索將塔牢牢地固定在峭壁上
晴朗的天空下少男少女立于長橋,你們是一對旅行中的情侶
從大山之外來,站在云霧繚繞的橋的懷抱中,宛如墜入仙境一般
那些峭壁下,水淼淼,讓我就這樣凝望
詩人輕輕吟唱。
自然,與路與橋密切相聯的,還有隧道。伴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推進和交通運輸業的全面進步,中國的隧道建設,近幾十年來,也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速發展時期。至2020年底,包括地鐵隧道在內的中國近4萬多KM公路鐵路交通隧道中,特長公路隧道達到1394處、623.55萬延米,高鐵隧道3631座、6003KM,其中特長隧道87座、1096KM。眾多隧道拿下世界之最。單洞長18.02KM,雙洞共長36.04KM,建設規模世界第一的秦嶺終南山特長公路隧道是世界最長的雙洞高速公路隧道;隧道海拔4400米,左線長4715米,右線長4655米的鄂拉山隧道是世界最長高原凍土隧道;長32690米,平均海拔超過3600米的青藏鐵路新關角隧道是世界最長高原鐵路隧道;全長3.6KM,主體隧道長1.28KM里,采用單管雙層方案,上下層各兩條車道,直徑 14.5米的揚州瘦西湖隧道是世界最大直徑的單管雙層隧道……
位于江蘇蘇州,全長7.37KM,雙向6車道的獨墅湖城市隧道,迄今都依然是中國最美隧道之一。其7公里長耗資27億,由3.43KM高架橋、3.46KM隧道和2.86KM地面輔道構成,穿藍寶石一般的獨墅湖底而過,從空中俯瞰,是呈現橢圓形狀,似一條巨龍翻越高架橋又穿越湖底上下翻騰蜿蜒盤旋。隧道內設計更是極具美感,頂部各色燈光像星空閃爍,車行其中,愰若行于迷宮。隧道中每隔100米設置一彩色攝像機,24小時不間斷地無盲點監控過往車輛,但有違規停車或行駛,系統就會自動報警。
深圳蓮塘隧道是世界最大跨度公路隧道,雙向八車道,由主線段、市政段和口岸段三部分組成。隧道內采用包括二車道三車道、超大斷面、漸變段和標準四車道等多種地下立交分岔式隧道的“3+2”車道形式,最大開挖斷面428.5平方米,高度18.41米,跨度30.01米,為目前斷面和跨度世界雙第一公路隧道;分岔部最小凈距巖柱厚度僅0.5米,世界排名第二,令人嘆為觀止。
貴州的隧道同樣也多。僅一條成貴高鐵線上就有183座隧道。它們將全線山谷中的路、山峰間的橋,還有沿途的城市和浮蕩著歌謠的村寨串為一體,在從畢節到貴陽行程中,多彩的詩意與綠美的由石頭支撐的現實,成為畫,成為精靈,成為思想。人在車上,車在天上,思想在隧道中。如是,詩人董昕就是忘神了。
一架飛橋,天塹變通途,行走在六廣河大橋之上,從橋上
可以仰看兩岸嶙峋怪石、老樹枯藤,俯聽橋下滾滾奔騰的江水
看滔滔的江水從我眼前滾滾而去
站在橋上看烏江,驚悸和無比地震撼,感嘆大橋的雄壯巍峨時
我能深刻的感受到貴州的“架橋人”付出了多少努力與艱辛!
就是如此,一座座技術先進,姿態各異的橋梁跨豁逾巒穿江過海觸石成金撒地成花步步金蓮,如彩虹似銀練;一條條形制萬千的隧道,讓隧道內外和橋上橋下的世間人物風雅,杜鵑花成岸!
然而,中國的橋梁和隧道的建設之路卻并不平坦。
新中國成立以前的鐵路橋梁僅13000余座,總計340余公里,不及兩座半丹陽昆山特大橋的長度。隧道建設至20世紀70年代末千米級隧道也不足10座。新中國成立后,尤其是從改革開放開始,中國奮起直追,迎來了橋梁、隧道建設發展的黃金時代。數十年來,國家集中力量辦大事,橋隧建設者做先行,不斷開拓新局面。《交通運輸部關于推進公路鋼結構橋梁建設的指導意見》《交通運輸部關于進一步提升公路橋梁安全耐久水平的意見》《公路隧道設計規范》《鐵路斜拉橋設計規范》《鐵路橋梁鋼管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公路橋梁荷載試驗規程》《公路橋梁技術狀況評定標準》等,僅“十三五” 期間,交通運輸部以及鐵路、公路相關方面即發布施行包括橋梁和隧道建設在內的規范性標準1671項, 強制性標準203項、推薦性標準1468項,960萬平方公里的中國大地上,建設者們以“敢為天下先”的創新精神和艱苦卓絕的奮斗歷程,戰勝一次又一次艱難險阻,攻克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關,將中國橋梁和隧道建設以令世人驚嘆的規模和速度推向世界前列。
2015年到2020年,中國的交通運輸投資超過15萬億,其中相當一部分用在了橋梁和隧道建設上。“中國橋”“中國隧”引領了世界橋梁和隧道建設的21世紀的生動現實!
車輪滾滾心也滾滾,這樣的日子,時光如夢隧道如夢
長車呼嘯心在歌唱,這里同樣也是一個世界,神州的世界,贛州的世界
當涼爽的山風灌滿了隧道,我的心在隧道里迷路了,隧道幽幽邃邃
猶如長管狀的曼陀羅花發出的一線光芒牽著我的手
女詩人沉于隧道的感覺中走不出來了。
回首半個多世紀,中國橋梁和隧道建設一路風雨,一路凱歌。展望未來,中國橋梁和隧道建設者將在“交通強國”的號角中,向著高原,向著深海,向著無盡的技術高峰!
現在,中國僅正在建設的鐵路隧道即達2700多座,總長6100多KM;其中,高鐵隧道1800多座,總長約2700多KM,其中特長隧道有50多座、650多KM。規劃鐵路隧道6400多座,總長16000多KM。其中,高鐵隧道3600多座、8100多KM,其中特長隧道130多座、1900KM。
進入十一月,山東、重慶、新疆三地傳來消息:
齊魯黃河大橋在3月15日大橋420米主跨拱肋實現合龍后,后續工作已進入第三階段。大橋雙向八車道,全長6742米,主橋長度1170米,2022年建成后將成為世界最大跨徑、最大梁寬、最大提重的下承式網狀系桿拱大橋。
三峽庫區在建最大跨徑橋梁重慶新田長江大橋在4月26日完成主橋合龍,10月20日隨著最后一片預應力混凝土T型梁的精準落位,又實現南岸引橋與主橋“連體”主橋引橋融為一體,大橋整體合龍,萬州環線高速閉環后。目前已進入鋼橋面防腐涂裝、澆筑式瀝青鋪裝準備等新的施工工序,保證大橋2022年8月左右建成通車。
烏尉高速公路控制性工程天山勝利隧道在8月23日“天山號”TBM掘進機穿越最危險斷裂帶F6,博羅科努-阿其克庫都克斷裂帶后,以日15米的進度加速掘進。11月6日的進度是左、中、右洞分別進尺232米、194米、63.6米。“天山號”刀盤直徑8.43米,接近三層樓房的高度,是可穿越多種復雜地質層的全球首創壓注工法的新型硬巖掘進器。烏魯木齊至尉犁高速公路全長318.5公里,全線共有117座橋,其中,特大橋、大橋78座,隧道20座。勝利隧道長約22.1公里,建成后將是目前世界上最長高速公路隧道。
雄偉壯觀的壩陵河大橋,堪稱同類橋梁世界第六國內第一
似云霧中的一道彩虹橫跨峽谷之上。萬架橋梁越過山崗
每一座橋梁都凝聚著建設者的汗水與智慧。細鑄精雕魯斧匠鬼斧神功巾幗柔
這些傳奇的大橋讓更多的人看到了貴州的不凡!
女詩人董昕唱道。(付有祥/本刊記者)
(新媒體責編:qiaoyidan)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