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乘坐新能源公交車。(康建林 徐小雨 攝)
以新能源汽車為骨干,以軌道交通為輔助
5月8日,鄰水縣汽車站,52個新能源汽車充電樁正式投用,解決了全縣128輛純電動出租車充電問題,標志著鄰水在廣安各區市縣中率先實現在出租車領域全面推廣新能源純電動汽車。
2016年,廣安和深圳合作建設的廣安(深圳產業園)引進比亞迪后,廣安逐步引導和全面推廣使用新能源純電動汽車。
如今,廣安新能源汽車推廣得如何?記者進行了調查。
綠色立體公交格局初具雛形
5月8日6點,位于廣安棗山園區的廣安公交總站,20多輛純電動公交車充電結束正陸續駛出站臺。
“我們利用晚上11點到次日早晨7點的低谷電價進行純電動公交車充電,以前一個車一天要300多元錢的油費,現在只要80多元錢的電費,”廣泰公交董事長楊開旭介紹,與傳統公交車相比,純電動公交車節能70%以上。
此前,廣安公交車運行由民營企業負責,2011年前只有40輛公交車,公交車數量和公交線路在全省排名墊底,2011年起,廣安公交車運行劃歸國有企業。去年10月,廣安投資1.2億元,更新換代105輛新能源純電動公交車、30輛油電混合公交車和20輛清潔能源LNG公交車,開往城區的各個角落。
“廣安在公共領域的新能源汽車對標深圳,走在了全國前列。”楊開旭說,下一步將逐步淘汰油電混合公交車和清潔能源LNG公交車,逐步實現廣安城區全部采用新能源純電動公交車的目標。
楊開旭透露,目前負責廣安主城區公交運行的廣泰公交正在協興園區、官盛新區等城區東南西北四個方向規劃公交末站并配備充電樁,未來純電動汽車可在任何一個公交末站充電,實現城市拓展建設到哪里,新增新能源純電動公交車便開到哪里。
除了公交車,廣安還鼓勵在全市一般公務用車、執法執勤車輛等公共領域推廣使用新能源汽車。
5月8日,從廣安南站開到鄧小平故里游客中心的云軌線路上,游客中心站、市民廣場站等土建主體工程和綠化、管網鋪設已全部完工,目前正在進行外墻裝飾,云軌車輛也在進行最后的運行調試,力爭在8月底通車試運行。
目前,廣安以純電動公交車和出租車為骨干,輕量化的軌道交通云軌為輔助,綠色公共自行車和共享單車為補充的綠色立體公共交通格局已基本形成。
專電專線建設充電樁
今年以來,每天早晨,華鎣市民王小兵駕駛比亞迪宋油電混合新能源汽車開往14公里外的華鎣市物流園區上下班,“電池續航能力是80公里,在城區開完全夠用了。”
去年8月,王小兵花了約19萬元將這輛新能源汽車買回家,成為華鎣新能源汽車的第一批“吃螃蟹者”。去年6月,廣安發布了“五年免費充”“購車市級財政補貼”等一系列旨在帶動大眾新能源消費市場的政策,不僅刺激市民“嘗鮮”,也讓一些新能源車企加速進入廣安。
5月8日8點半,廣安市三林新能源汽車銷售公司常務副總經理譚登林,就帶領店內十幾名銷售人員分散到全市各個鄉鎮去推廣新能源電動車了,“我們是看到政府發展新能源汽車支持政策的商機,跑步進入廣安市場的,從去年12月開始試運營以來,已經賣出近100輛新能源純電動汽車。”
從北汽新能源汽車開始,今年以來,江淮、長安、眾泰等新能源純電動汽車也紛紛在廣安開設4S店,加速搶灘廣安市場。
廣安市車管所所長陳曉軼說,目前廣安共有209臺私人新能源汽車,廣安市車管所已經準備,力爭本月底前新能源車牌到位,為新能源車主上牌提供綠色通道。
但在王小兵和譚登林等口中,制約廣安私人領域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還是充電樁等配套設施的不完善。
廣安市城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從去年11月至今,廣安在主城區各大景點以及部分道路,共完成了197個充電樁的建設,這對于全市209臺私人新能源汽車已綽綽有余,目前正在對專電專線進行鋪設。
“我們期待廣安街頭路邊充電樁能早日投用,這對我們新能源汽車銷售將會帶來爆發式增長。”譚登林說。
引進龍頭建設生產基地
大力發展公共領域和私人領域新能源汽車只是一個開始,廣安著眼未來,正在下一盤大棋。
在4月舉行的“中外知名企業四川行”活動中,總投資5.2億元的重慶奧圖(廣安)新建汽車零部件等十余個汽車零部件項目扎堆落戶廣安,進一步完善了廣安的汽車配套產業上下游。
“如今廣安共有汽車零部件企業100余戶,70%為重慶配套。”廣安市經信委產業發展科科長何玲說,這為廣安的汽車零配件產業向汽車包括新能源汽車整車制造轉變奠定了基礎。
今年的廣安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廣安將著力引進有資質的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來廣建生產基地,突出發展整車制造業,加快新能源汽車企業集聚發展。
廣安市經信委相關負責人透露,目前廣安正在和比亞迪、吉利等新能源汽車制造龍頭接觸,力爭未來兩年內引進和培育1至2家新能源汽車整車制造企業,并發展高性能(低速)電動車、純電動乘用車、純電動與插電式混合動力專用車項目及關鍵零部件企業,形成具有廣安特色的新能源汽車產業。
距廣安僅60多公里的南充市,吉利和銀翔的新能源汽車基地正在加速建設。業內人士認為,依托川東北經濟區不斷改善的內部交通條件,擁有雄厚汽摩產業基礎的廣安可攜手南充共同建設成川內重要的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
(新媒體責編:news1166)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