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強生態文明宣傳教育,培育和踐行節約集約循環利用的資源觀,促進綠色低碳發展,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4個部委聯合印發《關于2017年全國節能宣傳周和全國低碳日活動的通知》,決定今年6月11日至17日為全國節能宣傳周,主題是“節能有我,綠色共享”;6月13日為全國低碳日,主題是“工業低碳發展”。今年的宣傳周是我國第27個全國節能宣傳周,今年的低碳日是我國第5個全國低碳日。
低碳節能的口號我們已經喊了很多年,我們也切實體會到了環境污染帶給我們的傷害,但饒是如此,我們依舊是一面呼吁著低碳出行,一面又啟動了自己的私家車,似乎“低碳出行”只是別人的分內之事,與自己毫無關系。
眼下“共享單車”的熱潮正逐漸席卷到各個城市,單車出行也是低碳環保的一個良好選擇,但為何,單車低碳出行沒有成為人們出行的首要選擇?在我看來,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城市里可供單車騎行的道路太少,由此導致的不便使得騎行者往往要花費更多的精力與時間。
筆者長期生活在武漢,也曾經嘗試過單車出行,但在騎行過程中由于缺乏專門的非機動車道,筆者在騎行過程中根本不知道自己該在哪里騎車――騎到人行道,難免擋住了行人的道路,若是騎到馬路上,又難免遭到暴躁司機的臭罵。好不容易有了一條非機動車道,它又往往被車輛所占。并且,立交橋附近或大十字路口的道路交錯復雜,有的地方原本不能供單車通過卻沒有清楚的提示牌,導致筆者不得不重返原路。那次的騎行體驗實在不佳,以致于筆者日后再想要選擇單車出行時,都會“三思而放棄”。可見,低碳出行推廣不順不能僅僅將責任一股腦地全部推到公民頭上,相關部門也應該相應地反思自己在城市的道路規劃與設計上是否深思熟慮?
國外很早提出了一個概念,叫做“自行車友好城市”,這樣的城市能夠帶給自行車騎行者以最大的便利與舒適——哥本哈根有專門的自行車道,阿姆斯特丹的自行車和其他公共交通可以做到無縫對接。這些道路的規劃設計,無疑給單車出行者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交通出行上產生的污染排放量,是我們在低碳環保的路上不容忽視的一個重要部分,因此我們都知道若要實現節能減排的環保效益,需要在交通方式上狠下功夫,最近幾年的“共享單車熱”正是我們努力的一個反映。但我們同時也應該注意交通配套設施的更新升級,否則只會造成前進道路上的失衡,而失衡所帶來的只會是事與愿違的效果——共享單車遍布城市各地,可選擇它作為出行首選的人依舊少之又少。由此可見,合理的城市道路規劃與友好的城市道路是城市推進節能低碳出行的基礎,唯有將此基礎打牢打實,未來前進的步伐才會更加堅定穩健。
(新媒體責編:wb00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