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國獲得批準使用伊匹木單抗(Ipilimumab,商品名Yervoy,俗稱Y藥)的先行醫療機構,嘉會國際腫瘤中心自2021年10月12日起,率先為符合國內獲批適應證的患者提供Y藥為基礎的雙免疫治療相關服務,包括用藥方案評估、用藥和使用后的不良反應監測和護理等,先人一步幫助惡性胸膜間皮瘤患者爭取到更多的治療機會,讓免疫時代的浪潮惠及更多的國內患者。
2021年6月10日,國內首個CTLA-4抑制劑伊匹木單抗,被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批準聯合納武利尤單抗(Nivolumab ,商品名Opdivo,俗稱O藥)用于初治的、不可切除的、非上皮樣惡性胸膜間皮瘤患者的一線治療[1],意味著“Y藥+O藥”雙免疫組合療法用于治療胸膜間皮瘤正式在中國獲批。
免疫雙子星,打開惡性胸膜間皮瘤治療新格局
惡性胸膜間皮瘤(Malignant Pleural Mesothelioma,MPM)是來源于胸膜間皮細胞的罕見腫瘤,根據組織學類型主要分為上皮樣及非上皮樣。惡性胸膜間皮瘤因其起病隱匿、具有高度侵襲性的特點,大部分患者在初診時已為晚期,治療困難,預后不佳。而MPM治療選擇十分有限,MPM患者的中位總生存期約為1年,而且5年生存率不足10% [2],患者亟需新的治療方案以改善治療效果,延長生存時間,然而此前多種臨床治療效果均不理想。
“Y藥+O藥的聯合治療方案”在一項多中心、開放標簽、隨機III期臨床試驗(CheckMate 743)研究中被證實:與標準化療(鉑類聯合培美曲塞)相比,該組合治療既往未經治療的不可切除的MPM患者,中位總生存期(mOS)延長了4個月(18.1個月 vs 14.1個月),中位客觀緩解時間(mDOR)增加了5.9個月(11.6個月 vs 6.7個月),死亡風險降低了27% (HR 0.73; 95% CI: 0.61- 0.87);其中試驗組非上皮樣MPM與上皮樣MPM的總生存期(OS)相似,但標準化療組的非上皮樣MPM的mOS僅為8.8個月[3],說明了“Y藥+O藥”這一雙免疫藥物療法較于化療,能夠在一線為所有類型的惡性胸膜間皮瘤患者帶來顯著且持久的總生存獲益,在惡性胸膜間皮瘤治療領域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臨床應用指南(2021年版)》 中,納武利尤單抗聯合伊匹木單抗一線治療非上皮樣和上皮樣胸膜間皮瘤成為唯一獲得I級(1類證據)和II級推薦(2A類證據)的治療方案[4]。
先人一步,嘉會為國內患者提供Y藥服務
Y藥作為國內首個唯一獲批的CTLA-4抑制劑,主要通過抑制活化T細胞的CTLA-4與抗原提呈細胞的B7結合,打破免疫耐受,增強T細胞活性[5]。早在2011年,FDA就已經批準Y藥用于晚期黑色素瘤治療。
PD-1抑制劑納武利尤單抗(O藥)聯合CTLA-4抑制劑伊匹木單抗(Y藥),被認為具有潛在的協同作用機制:Y藥幫助激活和增殖T細胞,而O藥有助于現有的T細胞發現腫瘤,Y藥激活的某些T細胞可以分化為記憶T細胞,有望實現長期的免疫反應。這一雙重檢查點抑制劑組合療法,于2015年10月獲批成為全球首個獲得監管機構批準的免疫腫瘤藥物組合療法,目前已被FDA批準上市6個瘤種,適應癥涵蓋:黑色素瘤、晚期腎細胞癌、經治MSI-H/dMMR轉移性結直腸癌、肝細胞癌、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惡性胸膜間皮瘤。
無論是國內現已獲批的惡性胸膜間皮瘤,還是FDA批準的更多適應證,Y藥和“Y藥+O藥”組合都展現出了能為癌癥患者帶來長期生存獲益的潛力。
作為一家在非公立醫院成立的腫瘤免疫治療示范中心,嘉會國際腫瘤中心(Jiahui International Cancer Center)在Y藥獲批上市之初就力爭縮短藥物審批、采購等環節的時間,率先為符合國內獲批適應證的患者提供Y藥為基礎的雙免疫治療相關服務,幫助惡性胸膜間皮瘤患者盡早獲得使用雙免疫療法的機會,帶來顯著且持久的總生存獲益。
嘉會國際腫瘤中心以“前沿、規范、安全“為診療宗旨,擁有專業強大的團隊實力,具備在免疫治療以及藥物安全性管理方面的豐富經驗。作為美國麻省總醫院的戰略合作機構,嘉會醫護藥團隊致力于為患者提供基于國際標準的免疫治療用藥前評估、使用及用藥后安全監測服務,始終先人一步地為患者爭取更多的治療機會,并提供符合國際規范的、個性化的診療方案和高品質醫療服務。
(新媒體責編:zpl05-02)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