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能源 -- 氨
為了盡早實現碳中和目標、構建可持續發展的未來,世界各國政府和企業都在積極開發綠色能源,其中氨因其便于儲存運輸、無污染等特點,被國際社會視為前景巨大的未來能源。
氨在燃燒時不會釋放二氧化碳,液化時也無需冷卻到極端溫度,且氨比氫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因此,氨對于實現化肥脫碳化生產、可持續糧食生產、航運業的節能減排至關重要。
雅苒清潔氨部門:攜手創造機遇,共筑綠色未來
雅苒清潔氨項目揚帆啟航
作為一家全球著名的作物營養解決方案公司,雅苒十分重視農業可持續化,并積極推動綠色農業、再生農業的發展,致力于向可持續礦質肥料生產商及綠色農業領導者轉型。
雅苒清潔氨部門:攜手創造機遇,共筑綠色未來
此外,雅苒在清潔氨等領域也有所布局。今年2月,雅苒正式成立了“雅苒清潔氨部門”,在航運能源、食品脫碳化生產、無碳肥料、工業用氨等方面探索新商機。“雅苒清潔氨部門”在全球范圍內與17家生產單位合作,運營11艘船只和18個氨終端,總部位于挪威奧斯陸。
雅苒全球總裁兼首席執行官Svein Tore Holsether
雅苒全球總裁兼首席執行官Svein Tore Holsether 表示:
“作為全球第二大氨生產商,雅苒在世界范圍內擁有成熟的氨出口和貿易網絡。鑒于目前雅苒在行業上下游的布局,以及完整的氨生產和運輸能力,我們在引領清潔氨市場方面具備很大的優勢。”
攜手合作,創造機遇
為了統籌推進清潔氨業務的發展,“雅苒清潔氨部門”啟動了一系列項目,并和多家公司建立了合作關系:
2021年2月
雅苒攜手法國能源公司ENGIE集團,在化肥生產領域測試了綠氫技術。綠氫技術對于生產清潔氨至關重要,而清潔氨又是生產綠色肥料的重要原料。
2021年5月
雅苒和日本能源生產公司JERA共同宣布,雙方將攜手合作,助力日本能源生產實現節能減碳。
2021年6月
雅苒與全球大宗商品交易商托克公司(Trafigura)簽署諒解備忘錄,雙方將在清潔氨燃料基礎設施等領域展開合作,推動氨作為清潔燃料在航運領域的應用。
2021年8月
雅苒攜手挪威能源開發商Statkraft公司、挪威石油和天然氣巨頭Aker,共同成立了Heroya Green Ammonia(HEGRA)公司,旨在幫助位于挪威波什格倫(Porsgrunn)的Heroya合成氨工廠實現電力化和脫碳化。預計公司每年可以幫助減少 80萬噸二氧化碳排放,相當于30萬輛汽車的排放量。
2021年9月
雅苒和日本九州電力(Kyushu Electric Power)簽署了諒解備忘錄,雙方將合作在日本建立清潔氨供應鏈。
2021年10月
雅苒和日本能源生產公司JERA、日本出光興產株式會社(Idemitsu Kosan)簽署諒解備忘錄,三方將在清潔氨補給、分銷網絡、價值鏈等方面展開合作,助力日本實現綠色能源轉型。
雅苒清潔氨部門:攜手創造機遇,共筑綠色未來
創造環境友好型的未來
未來,雅苒將攜手業內更多合作伙伴,助力清潔氨技術在食品生產、化肥生產、航運燃料等領域的應用,賦能氫經濟,為世界各國的節能減碳目標提供支持。
關于雅苒YARA
雅苒不斷增長知識以盡職盡責地哺育世界和保護地球。為了實現我們的愿景:一個協作的社會,一個沒有饑餓的世界和一個受到尊重的地球,雅苒不斷尋求可持續發展的價值增長策略,倡導環境友好型作物營養解決方案,和零排放能源解決方案。雅苒的抱負是為食品生產創造一個環境友好型的未來,為客戶、投資人和社會創造價值,構建可持續發展的食品價值鏈生態。
為了實現其目標,在全球范圍內,雅苒率先開發用于精準農業的數字化農業工具,并與整個食品價值鏈的合作伙伴密切合作,以提高糧食生產的效率和可持續性。通過聚焦合成氨清潔生產,我們致力于推動氫經濟,并推動航運、化肥生產和其他能源密集型產業的綠色轉型。
雅苒國際成立于1905年,當時是為了解決歐洲日益嚴重的饑荒問題。如今雅苒已經成長為一家全球性的作物營養解決方案公司。雅苒以整合性業務模式運營,在全球范圍內擁有約17,000名員工,業務遍布全球160多個國家及地區,持續具有良好的投資回報率。2020年,雅苒的營業收入達116億美元。
(新媒體責編:zpl05-02)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