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云計算、移動互聯、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在威脅檢測與響應領域的廣泛應用,“安全賦能”概念興起。
與之同時,威脅檢測與響應的“主動防御”理念,也開始吸引網絡安全技術圈與資本圈的眼球。
一瞬間,“智能安全運營”風生水起。
安全運營是客戶心中隱隱的“痛”
從需求層面看,新冠疫情減弱人們在現實世界的聯系,加強了在虛擬世界的交互需求。清華大學新媒體研究中心近期發布的《2020-2021元宇宙發展研究報告》指出,新冠疫情隔離政策下,全社會上網時長大幅增長,“宅經濟”快速發展。
與之相關聯的互聯網教育、互聯網醫療等被迫成為了應用平臺,開始快速被納入我們的工作、生活。“網絡安全”也愈發地被行業監管部門所重視。
近年來,隨著《網絡安全法》的實施,帶動了全國一大批等保合規建設項目落地。然而單位購置了大量的網絡安全設備,匹配了網絡安全工程師崗位,但受限于網絡安全的專業性,安全能力卻依然“捉襟見肘”。超過50%的政企組織報告稱,招聘到訓練有素的安全運營專家非常困難。
尤其是每年的應急響應演練、重保、HW等暴露出組織網絡安全運營諸多問題。人員、設備、流程、機制無法真正融合,就根本保障不了安全體系的高效運轉。
以威脅發現為導向,以分析處置為關鍵,以發現隱患為結果,通常是政企客戶的安全運營訴求,更是政企客戶心中隱隱的“痛”。
值得一提的是,傳統的安全運營,依賴部署大量傳統安全設備來實現產品迭代和功能疊加,所以無法規避不同品類設備數據互通的功能性障礙梏桎。尤其是傳統網絡安全設備的安全運維值守需要大量人力、物力投入,需要一次性地投入非常高額的預算。
華清信安TDR威脅檢測與響應平臺,遵循智能安全運營2.0的領先理念,只需要部署三個核心功能模組,不存在多個品類設備的互通性問題,DiX核心技術則盡可能減少現場人工值守,大大降低客戶安全運營整體成本。
TDR將成為網絡安全的“繼任者”
扎克伯格今年七月就表示,“元宇宙”將成為移動互聯網的“繼任者”,稱臉書將在今后大約五年內,從“一家社交媒體公司變成一家元宇宙公司”。他還宣布五年內在歐盟國家雇用一萬名高技能人才打造“元宇宙”。
正如業界對“元宇宙”尚未有一個公認的準確定義,網絡安全圈塑造“元宇宙”的方式也多種多樣。
2017年底,華清信安在業界首次提出“新安全”概念——TDR(Threat Detection and Response)威脅檢測與響應。并將TDR定義為:以平臺化的方式整合縱深防御技術、大數據和機器學習等新型安全檢測技術以及自動化、智能化安全響應技術,以服務的模式交付安全能力,從而實現威脅的閉環管理。
2019年初,華清信安TDR威脅檢測與響應平臺面世,并就相關技術在業界率先申請了軟件著作權和發明專利。TDR基于華清信安BoS安全大腦,由SecWorks USP鐵穹安全引擎或SDA云防護中心(安全防御節點統稱為GSDN網絡)、SOP安全運營平臺、SRC安全響應中心構成,通過打造智能化的P2DR閉環安全運營體系,向客戶交付卓越安全能力。
2021年2月,華清信安TDR威脅檢測與響應平臺4.0版本正式發布。通過全面升級,4.0版本尤其擁有更全面的防護功能,更豐富的直觀數據展示功能,以及威脅預警、應急響應服務,可以為城市大數據中心、集團化企業、行業安全統管和萬物互聯等場景提供“一站式”智能安全運營解決方案。
TDR威脅檢測與響應,真正地賦能網絡安全新定義—“安全可以更簡單”。
安全運營的“獨角獸”亦或“巨無霸”
網絡安全已經成為網絡、計算、存儲之外的第四大IT基礎設施。
IT基礎架構的演進,隨之而來的IT產業浪潮的背后,都會伴隨網絡安全行業的快速發展。尤其是SaaS安全已經成為網絡安全市場的重要增長極。
隨著SaaS安全廠商技術競爭壁壘的提高,必然帶來行業競爭格局變化。譬如,基于輕量化部署所帶來的邊際成本的顯著降低,基于數據在線所帶來的全流量分析效應,基于云原生架構所帶來的一站式、高效能服務。
華清信安將應用軟件定義為安全,把安全能力整合為統一安全資源池,將管理能力匯集到一個平臺,再通過一個平臺與云計算平臺融合交互。以求實現安全能力的統一管理、延伸,安全數據的統一采集、分析,流量與能力的BoS安全大腦自動編排,安全事件的自動化響應。
隨著全球范圍內SaaS安全的項目應用不斷增加,網絡安全的產業結構和競爭要素與之將會產生重大變化。毋庸置疑,在萬億規模的網絡安全市場,一定會產生收入規模超百億,甚至千億規模的網絡安全運營廠商“獨角獸”或者“巨無霸”。
結語
微軟首席執行官薩蒂亞·納德拉今年五月宣稱,公司正在努力打造一個“企業版元宇宙”。游戲《堡壘之夜》的制作公司美國Epic Games更是表示已籌資十億美元,將用于開發“元宇宙”相關產品。
技術渴望創新產品,資本尋找創新價值,用戶期待創新體驗,這是“元宇宙”概念在今年大爆發的根本原因。
當然,與2016的“虛擬現實”元年相比,需求端的膨脹、新技術的加持也讓“元宇宙”概念落地更牢靠。
在網絡安全圈,TDR威脅檢測與響應亦然如此。
(新媒體責編:zpl05)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