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27日至5月29日,“探索與實驗—元宇宙共識大會”在央鏈直播全網舉行。何超秘書長介紹,未來MCC將舉辦元宇宙共享大會、元宇宙共創大賽、元宇宙共治大會、元宇宙共贏盛典,本次活動由中國移動通信聯合會元宇宙產業委員會及中數聯元宇宙智庫委員會主辦。中國移聯執行會長、元宇宙產業委共同主席倪健中,元宇宙產業委員會共同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央網信辦專家咨詢委員會顧問沈昌祥,元宇宙產業委員會共同主席、清華大學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鄭緯民參加會議并發表權威演講。元宇宙產業相關技術及應用領域如區塊鏈、AR /VR、AI、數字交互、通信與安全、大數據、金融、工業、文旅、超算等各方面頂級專家,行業領軍企業代表與會發表主題演講并激烈討論,統一行業共識,共話元宇宙未來。
元宇宙產業委員會共同主席、著名超算領域專家、清華大學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鄭緯民在開幕儀式致辭,提出元宇宙的構建需要新的計算架構,并介紹了《元宇宙十大技術》圖書,全文如下:
各位來賓,各位朋友,央鏈直播的觀眾:
大家好,很高興以數字人直播的方式來演講,我們元宇宙產業委這個2022元宇宙共識大會開的好,必將能形成很多共識。
2021年以來,元宇宙概念如此火熱,超出了許多人的預料,其背后一定有其必然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原因?除了疫情、VR/AR的發展等因素,還有哪些原因呢?
我想這極有可能是因為人類到了一個大變革的時代,從二維到三維甚至多維,從實體經濟到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并駕齊驅,從物質極大豐富的生產到內容、創意、價值觀乃至思想的生產,從服務經濟到體驗經濟,從國家和地區到跨越種族、文化、甚至意識形態的,更大規模的分工和協作的時代。
元宇宙是一個不斷擴展,持續共享的空間,二十一世紀后出生的人們,與生俱來就熟悉甚至依賴這個它。這個空間如果你不去創建、開拓或“占領”,別人一定會去。在中國,我們已經注意到不少精英或者年輕的人才,一直關注著,甚至深度參與各種元宇宙項目中,包括DeFi、IPFS、NFT、沙盒游戲、Decentraland(一種基于區塊鏈之上的元宇宙)、xxFi等。那么這個空間該如何創建呢?需要什么樣的人才呢?
很高興今天能和多位領域專家針對這些問題進行了思考和交流。近期我看我們元宇宙產業委員會推出了《元宇宙十大技術》書籍,介紹元宇宙的自身如何構建,剖析其底層技術,包括五大地基性技術(計算、存儲、網絡、安全和AI)和五大支柱性技術(交互和展示、數字孿生和數字原生、身份系統和經濟系統、內容創作和治理技術)的原理、趨勢、場景、案例等的分析,能夠幫助元宇宙早期從業者深入了解和做出選擇。
下面就元宇宙的計算技術談一談我的看法,元宇宙的深入發展有賴于計算技術的支撐,需要算力大發展。信息交互從二維平面升級到三維立體空間,也對計算架構提出了新的需求和挑戰:
1)交互和展示
VR、AR當前是交互和展示中的重要部分,目前的相關眼鏡非常笨重,操作也不便捷。市場需要輕便、低功耗的設備,且需滿足續航和散熱的要去,這就需要重新思考計算架構。我們知道,最耗能的計算操作是數據傳輸,因此需要將計算操作分布在整個系統中,“一切皆計算機”,讓AR眼鏡中的攝像頭傳感器執行更多的計算。
2)數字孿生
數字孿生包含了空間計算(Spatial Computing)。例如,今年北京冬奧場館的智慧運營,實現了對場館人員、流量、活動軌跡、活動區域以及密接的跟蹤,有助于精準防控,降低成本;空間計算能用到許多和室內空間定位、管理、呈現相關的應用場景中?臻g計算是新一代計算,如何承載和優化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課題。
3)內容創作
內容創作中的三維互動設計對計算提出了新的挑戰,例如,在三維的會議室或游戲空間,用戶來自全球不同國家;或是有千萬人同時參加三維立體、沉浸感十足的某個巨星的演唱會,不同國家的觀眾彼此之間互動討論、溝通交友,對算力和帶寬的需求都很大。數據的處理和傳輸,需要跨越多個數據中心,甚至跨越國家,如何確保用戶體驗、數據安全,也需要進一步探索。
總之,元宇宙的發展必然帶來計算架構的變化,算力需求的猛增,結合國內的十四五規劃所提出的賦能實體經濟,和東數西算大戰略,大有所為。
元宇宙是一個宏偉的新概念,大家都在探索和實踐的過程中。希望大家積極思考,凝聚共識,勇于實踐,促進元宇宙產業健康發展,為我國數字經濟的壯大,做出更大的貢獻
(新媒體責編:pl0902)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