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認為,在天寒地凍、寸草不生的南極,科考隊員會住在野外帳篷,吃過期食品。其實,自1989年中國南極中山站建站以來,已發展成為中國在南極規模最大的考察站,有十多棟建筑,面積達到5800平方米。記者這段長鏡頭就全景展示了中山站的食宿條件,一起去看看。
中山站的餐廳位于綜合樓中,冬天有20名左右隊員在這用餐,夏天的人多一點,大約50人。為了照顧不同地方的口味,米和面每餐基本上都可以作為主食來供隊員們選擇。
中山站蔬菜是比肉和海鮮更加珍貴的食材。為了能夠讓科考隊員在每年的越冬期間都能吃到新鮮蔬菜,中山站這里特意設置了無土栽培的溫室大棚,種上黃瓜辣椒生菜,這些在內陸很普通的食材在這里顯得彌足珍貴。
中山站的住宿條件很好,大家看這里是不是像四合院?其實這就是南極的宿舍,越冬時,需要開闊的視野,度過漫漫長夜。
連續7天奮戰 卸運453噸物資
搭乘中國第34次南極考察隊員和科考物資的“雪龍”船抵達南極中山站后,科考隊員連續7天奮戰,將453噸物資卸運完成。
隨著最后一架次“雪鷹12”直升機離開中山站,本次南極考察中山站卸貨工作終于畫上了圓滿的句號。在僅僅7天時間里,考察隊上下連續作戰,不分晝夜,無分工種,全體總動員,一共向中山站運送了453噸考察物資,145噸燃油,其中包括保障固定翼飛機“雪鷹601”的物資2.5噸,圓滿完成了本次運輸計劃。
央視記者 趙曙光:
在“雪龍”船停靠中山站期間,考察隊全面開展了南極陸地環境業務化調查、南極地理空間信息業務化調查,以及艾默里冰架物質平衡與變化研究等南極自然科學研究任務。在“雪龍”船離開后,部分度夏隊員還將繼續在站區執行科研考察任務,并通過空中通道離開南極大陸。
中山站新老隊員正式交接
除了物資的卸運補給,在南極中山站,中國第34次南極科考中山站隊員與第33次南極科考中山站越冬隊員舉行了新老隊員交接儀式。新隊員將在中山站度過整整一年的時光。
隊員們在國旗下擁抱、合影,依依話別。今天起第34次南極考察隊將正式開始執行中山站考察任務。新任站長和上一任隊長助理分別代表新老隊員在站長工作日志上簽字,完成交接工作。
第33次南極考察隊中山站越冬隊員2016年12月進入中山站后,很好地支持保障了去年的度夏考察和固定翼飛機航空調查,完成了越冬科考和站區設施設備的維護工作。現在,接力棒交到了第34次南極考察隊的手中。
接下來的一年多時間里,新任中山站隊員們將在這里進行餐廳升級改造等多項后勤保障工作,以及高空物理觀測、氣象觀測等一系列觀測任務。
(新媒體責編:wb00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