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電 汽車之家舉辦的首個國內“AR網上車展”一經推出便引發了業內外普遍關注,針對參展用戶行為軌跡及其背后隱藏的消費趨勢等問題,汽車之家大數據部展開了全方位多維度的用戶畫像研究,通過收集參展">
7月31日電 汽車之家舉辦的首個國內“AR網上車展”一經推出便引發了業內外普遍關注,針對參展用戶行為軌跡及其背后隱藏的消費趨勢等問題,汽車之家大數據部展開了全方位多維度的用戶畫像研究,通過收集參展用戶真實有效樣本,從年齡地域偏好等多個角度提取了參與“AR網上車展”重點人群相關信息。
汽車之家大數據用戶畫像平臺是基于真實有效參展用戶行為軌跡情況調研,通過科學嚴謹的大數據計算方法及標準,對用戶行為進行了定量定性分析。旨在通過真實、詳實的用戶數據反映用戶選車購車偏好,并預測未來消費趨勢,為廠商經銷商乃至整個行業提供決策依據,推動整個汽車市場打破供給側瓶頸,實現產業優化升級。
本次“AR網上車展”活動為期5天,累計總曝光4.14億,累計參展人數達1080萬,收到超過11761條銷售線索,相較同年4月上海車展10天累計觀看人數的101萬,“AR網上車展”的觀看人數是傳統上海車展的10倍,充分說明“AR網上車展”在用戶參與度方面優勢明顯。毋庸置疑,這是一場集合了“科技動感元素”與“互動沉浸體驗”的“AR網上車展”,無論從內容還是形式都實現了顛覆式創新。 通過使用AR技術,用戶可實現隨時隨地“掌上觀展”。
在傳統營銷方式進入瓶頸期,新車銷售明顯放緩的背景之下,“AR網上車展”卻能一路高歌占據用戶心智,說明用戶愛車觀展的需求潛藏在用心之人眼中。伴隨互聯網應用的普及與下沉,搶占移動端入口,利用多維視聽體驗,打造專屬娛樂時空,360度立體感知,似乎成為了時下最熱門的營銷走向,更精準,更聚焦,更細分,更多元,這不僅僅是時代的共鳴,也成為了汽車營銷升級的必修課。
汽車購買力節節攀 剛需屬性凸顯
大數據顯示,10-20萬價格區間以38%占比占據整體購買力頭部位置,說明實用性強且性價比高的車型仍最受用戶青睞。同時中高檔汽車消費能力占比近90%,顯現出市場的結構性調整,車市高端化消費趨勢越來越明顯,豪華車消費需求旺盛。
上下班、購物代步、接送家人成為購車人群的主要剛需。汽車作為代步工具的實用價值凸顯,在通勤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而自駕游、購物用途占比也在不斷攀升,凸顯了汽車的社交娛樂屬性,伴隨著旅游業的發展,短途游、自由行正逐漸成為越來越潮的出行方式,備受年輕一代追捧。
中青年男性用戶近九成 二-五線用戶比重漸擴大
報告指出,本次“AR網上車展”男性用戶占比達89%遠超女性用戶。從整體看19-30歲年齡段用戶達51%,占觀展人數一半,可見年輕用戶群體正成為“崛起的購車中堅力量”,無論是剛步入職場或是即將走入婚姻,人生中的第一臺車成為年輕群體的共同需求。
“AR網上車展”參展人群中二-五線城市總占比高達84%,五線城市以4.57的人均停留時長超越其他地區,反應了越偏遠觀展時間越長。“AR網上車展”充分解決了二-五線用戶在資源占有稀缺與觀展需求旺盛之間嚴重不協調的問題。相較一線城市,二-五線城市用戶由于時間距離限制未必能充分體驗線下車展,而“AR網上車展”卻提供了超越時空的新體驗,通過技術創新,打破“距離遠”“時間短”的觀展瓶頸。
外觀美空間大易操控成主導 購車偏好呈現多元化
“高顏值”、“大空間” 、“易操控”、“性價比”已成為購車偏好的關鍵因素。既要舒適體貼,空間大,又要外形美,賞心悅目,用戶對外觀的偏好越來越明顯。空間的大小與舒適度,簡潔的操作功能,依舊是用戶最為關心的方面。
作為全球汽車制造中心和全球最大的汽車消費市場,過去十年,我國汽車工業產量和銷量均經歷了爆發式增長,伴隨著城鄉一體化及購買需求向內陸轉移,欠發達地區(二-五線城市)將成為汽車市場下沉的重點。同時以90后、00后為主的消費群體正逐漸擴大,其多元個性的消費訴求不可忽略。
一場別開生面的“AR網上車展”借助互聯網無限聯通的特性,將以用戶感知為中心的極致體驗貫徹始終,而采用創新AR技術的膽識,聯結賦能生態及合作伙伴的心胸,以工匠之心的細節把控,恰恰是這場成功的“AR網上車展”背后的最大支撐。在“聯結賦能 共贏”的態度之下,汽車之家成功挖掘用戶細分需求,引領時代消費趨勢,搭建起了用戶廠家溝通對接的平臺,使汽車生態更多能,更超能;使汽車營銷更精準、更高效。
(新媒體責編:news)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