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滴滴剛出的時候,每天都忍不住跟好友分享和推薦滴滴,滴滴也成為了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但是現在,越來越多的人不使用滴滴了。
滴滴打車,以前是何等的風光,何等的泛濫,遍地是,嚴重的沖擊了正常營運的出租車行業。而現在用得最多的用戶群體變成了出租車行業了,出租車們利用網上約客能更好的彌補線下客量的不足,并減少空跑。為什么有私家車的很少用了呢。我想再供求兩方面說吧~供應方面,滴滴扣除的消費用很多,扣除的比例很高,我有同事就是簽約的滴滴,初期還行,到了后期他發現,真正運行的車輛與自己私家車兩拉客的時候產生的成本根本不一樣,真正運行車輛運行起來陳本較低,而私家車運行后的養護,油耗,維修都是非常貴,這樣一來當初的興趣沒了。
而現在之所以會產生這樣的大改變,網約車的新規定當然是其發生改變的主要因素,有些地方的網約車要求本地車牌和本地戶口才能符合要求,原來很大部分的外地車主一下子被刷掉了,也減少了網約車的數量。而且其要求三年駕駛證等驗證,各項的制約也大大提升了乘客乘車的安全。
還有就是優惠變少了,滴滴剛出來的時候優惠政策特別多,經常有10塊、15塊的打車補貼,還要各種折扣劵,平時叫出租車去的地方要20-30塊,使用滴滴出行,費用減一半,甚至0.5元都有,優惠力度如此之大,然而經過多次調改之后,之前的優惠力度一去不返,價格回歸理性,很多人也重新回歸之前的出行方式,步行的步行,坐公交的坐公交。
服務平臺關鍵是服務質量和便捷度,沒了這兩點兒,有了顧客也會流失。現在你最大,并不意味著一直能最大,客戶使用感受還是要放在第一位的。
其實造成了滴滴打車難得原因也不只有規定還有優惠的問題,更重要的是便是滴滴的一家獨大,發展壯大,曾經的滴滴和快的,都是大幅折扣,車主乘客雙收益,各種福利,那么虧損的就只能是網約車公司了。隨著滴滴占領了主要市場。無數私家車主的脫坑,自然也就造就了現在的打車用車難。
(新媒體責編:wb00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