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級領導、各新聞媒體記者、法律學者、社會各界人士:
你們好!
本人黃志賢,祖籍福建省莆田市,早年移居香港,九十年代回鄉創辦企業。公司在莆田經營三十多年間,承蒙各級黨委政府的關懷支持,企業不斷發展,多年被評為莆田市的納稅大戶。
就在前不久,我們的企業港峰(福建)恒隆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被莆田市委、市政府授予2021年度“突出經濟貢獻”企業的稱號。本人曾是全國工商聯常委、福建省政協委員。一直以來,本人情系家鄉,希望通過自己對家鄉的投資建設,改變故鄉的面貌。可如今,本人和兩個兒子及一個侄兒卻遭遇“黑打”,變成了通緝犯!
一、因企業經營利益沖突得罪了個別權貴者
企業在日常生產經營、管理銷售上的業務工作中,難免因為某種經濟利益沖突,得罪個別人。他們一直懷恨在心,經過他們的一路策劃,于2016年起,他們便發動一批社會黑惡勢力,以林國文為首,帶領黃金勇、徐慶東、吳國林、吳良煌、王志工、林建興等人借用成立所謂的業委會為名,多次沖擊公司并打傷員工,破壞設施,侵占公司財物等。多年來,他們有預謀地多次制造事端鬧事,公司多次報警,員工被打從未還手。
但就算如此,他們這幫黑惡勢力及其背后的保護傘還不肯放手,仍然借2018年全國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的機會,對我本人及公司進行“黑打”,捏造事實,把我依法經營的納稅大戶、突出經濟貢獻的港峰公司定性為所謂的:
“依托公司管理組織架構,任林光巖為法人代表負責日常工作,黃志賢本人幕后實際操縱兩個公司經營活動,以效忠服務為宗旨利用宗族實力,籠絡、控制宗族成員、公司員工和社會人員,在公司開發的山莊內進行實施犯罪活動以獲取非法利益。逐步形成以自己為組織者、領導者,林光巖、林燦輝等人為組織成員的黑惡勢力集團。”
他們還收買利用新聞媒體大肆抹黑造謠。他們利用幾年來策劃制造的兩起物業糾紛和售樓預購協議糾紛,將本是受害者的我們公司和個人包裝栽臟為“黑惡勢力”并扣上“非法拘禁”、“強迫交易”、“非法入侵”、“妨礙公務”及“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等五條罪狀。
二、市公安局個別人員斷章取義、捏造罪證對申訴人等4人進行通緝
1、本人黃志賢被公安機關以所謂的“非法拘禁罪”進行通緝。事因港峰房地產公司2010年11月3日與購房戶簽訂《購房協議》,并收取300萬元人民幣的定金。該炒房客吳建明違約不按規定的時間交款,幾年來多次威脅恐嚇,敲詐勒索,要公司按他所付的定金髙利貸利息償還其944萬人民幣。
2014年間的一天他再次去公司威脅恐嚇,公司的保安人員楊志華報警并按派出所的指令,把前來敲詐的吳建明直接送往派出所,當晚派出所就把該事處理了結。
但是在過了幾年后的2018年,市公安刑偵領導捏造事實并收買原保安人員楊志華一起編造了假材料。當時吳建明被送去派出所的時候我本人并不在場也不知道有此事,純屬公司員工的履職行為,但是就該事件卻被他們利用職權將我以“非法拘禁罪”進行通緝。
2、我的大兒子黃龍騰是香港籍居民,在香港工作。2019年,法院在執行公司土地范圍內的一面圍墻時,公司保安人員林燦輝發了一個信息給他,事發時黃龍騰本人并不在莆田,他也沒有作出任何回復,可是公安機關在把林燦輝及工程負責人李文秋抓走時逼迫他們造假材料,稱有聽到黃龍騰說了句什么話。
當時法院在執行時并無任何人阻擋強制拆墻,拆墻現場情況全程都有錄像為證,根本就不存在“拒不執行罪”,但黃龍騰還是因此事被以“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在網上通緝。
3、我的小兒子黃龍熙也是香港籍居民,在英國讀書后到北京大學進修,假期回莆田度假,并沒有參與公司事務。因公司聘請保安人員及平時操練執勤活動,公安機關的個別人員便制造假材料說這些都是黃龍熙指使的活動,操練可能造成業主心理恐慌,脅迫業主去交納物業管理費。
就此事,公安機關策劃一部分業主作證,污陷公司說他們是被迫交納物業費的,被構陷為有保安人員參與的強迫交易罪。
黃龍熙根本沒有參加公司管理,一個北大在讀學生居然被控以罪名,真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詞”!黃龍熙因此被公安誣陷為犯有所謂的“強迫交易罪”而遭受網上通緝,被迫中斷在北京大學的學業。
4、本人的侄子黃竹清,香港藉居民。于2016年間去我莆田公司喝茶,當時正好有一群閑雜人員沖進公司員工宿舍樓,公司保安立即報警,派出所出警到場處理。他在場觀望并無任何參與任何沖突,當時該事件經區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公安局局長等領導帶協調小組到場指揮處理完畢了結后,雙方各自離開,并沒有認定有任何違法違紀的行為。
但此事相隔幾年后,于2018年9月被公安刑偵領導及辦案人員捏造成“妨礙公務罪”立案,黃竹清也因此被誣陷為“妨礙公務罪”而被通緝。
5、2017年,林國文非法把我司依法應得的物業管理費強收數十萬,我司財務魏志勇等人去林國文圍墻門口討物業費,剛去十多分鐘,派出所就到場處理了結,期間林國文反而扣押我司人員在其院內。此事過了幾年被定為所謂“非法入侵罪”,財務魏志勇等人被判刑。
三、有關部門的處罰純屬公報私仇、于法無據
上述是莆田市刑偵支隊領導等人及其黑惡勢力保護傘捏造冤假錯案的事實經過。我公司曾多次向有關部門反映問題,但是一直沒有得到回復和解決,萬般無奈求助無門之境況下,公司曾把司法機關認定公司有關人員構成犯罪被追究刑事責任的材料呈送給當代中國著名刑法學家和法學教育家高銘暄在內的多位資深法學進行專家論證,他們認真地查閱了案情后,均表示這幾個事件不構成犯罪。
北京著名律師高子程、劉木立認為本人黃志賢及黃龍騰、黃龍熙、黃竹清及其公司員工正常經營,依法收取物業費與業主發生糾紛,依法銷售房產并未觸犯《刑法》。被個別公安人員以涉嫌刑事犯罪進行處罰,此案極為荒謬,于法無據。
我本人家屬及公司員工實在太冤了!本是受害者,并沒有任何違法犯罪情節,卻被某些黑惡勢力、政法隊伍中的害群之馬及其保護傘捏造假材料制造冤假錯案陷害。
一是本人是個回大陸投資回報家鄉的商人,本人及親屬沒有任何犯罪事實存在;二是即使公司物業管理和保安人員有違法犯罪行為,也應該分辨責任,依法處置,不能無限制地上綱上線牽扯他人;三是身為公安刑偵領導伙同黑惡勢力及其保護傘攜私恨對本人及家人趕盡殺絕,對公司高管不是通緝就是判刑,目的是為了讓公司癱瘓,以便他們侵吞公司的資產。
四、曾經輝煌的港資企業被迫處于癱瘓、瀕臨破產狀態
吳國林等黑惡勢力以長安物業管理公司為幌子,三年來侵占公司十多畝地、辦公室近千平方米價值幾千萬,至今還在繼續侵占公司資產。這四年來,他們把一個守法經營的企業逼迫到停產狀態,處于癱瘓瀕臨破產邊緣。
由于公司及家人多人被拘捕、判刑和通緝,目前已經有20多個家庭被搞得妻離子散,不得安寧,對當地經濟發展和企業經營造成極壞的社會影響。
五、公司被評為莆田市2021年度“突出經濟貢獻”企業,相關新聞遭到刪除
2022年2月8日下午,莆田市委、市政府召開莆田市民營經濟暨產業發展大會。港峰(福建)恒隆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被評為莆田市2021年度“突出經濟貢獻”企業。頂著巨大壓力,我們依然成為莆田的納稅大戶。面對公司這來之不易的榮譽,我百感交集。
會議當天,福建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郭寧寧在會上指出,福建是民營經濟發展的先行省份,習總書記在閩工作期間總結提煉了“晉江經驗”,為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目前,民營經濟已成為福建的特色與優勢,成為福建的重要品牌,為福建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民營經濟前景廣闊,民營企業要搶抓機遇再發展,在做大做強產業、加強科技創新、投資建設家鄉上爭當先鋒;黨委、政府要擔當實干再攀高,精準落實政策措施,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構建親清政商關系,共同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福建篇章。
莆田市委書記付朝陽表示,民營企業家是莆田當之無愧的功臣和脊梁。勤勞智慧的莆田企業家憑著一股創新求變的勁頭,創造了商業奇跡。目前,莆田市民營企業增加值達2288億元,創造了近80%的地區生產總值、60%的稅收、80%的就業。企業好則莆田好,企業強則莆田強,為企業和企業家服務是各級黨委、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
對此,《中華工商時報》、中國新聞社率先報道了我們公司的這則消息,《福建日報》旗下的海峽網對這則新聞進行了轉載,當天,海峽網轉載的消息被某人強制刪除。
六、法治化營商環境是地方經濟活力的來源
今年全國兩會,最高人民檢察院張軍檢察長向大會作最髙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時強調“著力營造安商惠企法治化營商環境”:力防企業因案陷入困境,持續落實對企業負責人涉經營類犯罪依法能不捕的不捕、能不訴的不訴等檢察政策。進一步抓實涉案企業合規改革試點,依法可不捕、不訴的,責成涉案企業作出合規承諾、切實整改;與8部門共建第三方監督評估機制,司法、執法、行業監管聯手,以嚴管體現厚愛。
懷揣著一顆報效祖國的赤子之心,勤勤懇懇地艱苦創業。幾十年來,一腔熱血為家鄉建設殫精竭慮,終于將一個企業發展壯大起來,本想以豪邁的步伐加入祖國的建設,但卻被某些執法者以“莫須有”的罪名所困。
因此,衷心地希望領導在百忙中撥冗關心過問此案,督促有關部門依法懲治這群政法隊伍中的害群之馬及其保護傘,將真正的黑惡勢力及其保護傘繩之以法。依法為企業及受害者黃志賢、黃龍騰、黃龍熙及黃竹清主持公道撤銷網上通緝并恢復名譽。責令市法院依法糾正對相關案件的錯誤判決,挽回公司損失。
法治化營商環境是地方經濟發展的基礎,也是市場繁榮與活力的來源,讓黃志賢及家屬、員工早日得到自由,讓公司早日復工復產,將有利于促進莆田發展進步。
我將一如既往地努力!
港峰(福建)恒隆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2022年3月13日
(新媒體責編:pl0902)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