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團交建機關作風建設整頓紀實
“服務職能是機關部門存在的底線價值,不想基層所想、不急一線所急、不思群眾所盼,機關部門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兵團交建機關作風建設整頓會議上該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趙睿龍說。
今年以來,兵團交通建設有限公司扎實推進紀律作風整頓活動,率先從機關入手,以紀律作風整頓推動機關工作效能的提升。
學習——強化思想武裝
作風問題,從根子上說是就是思想問題,抓作風建設核心也是抓思想政治建設。
兵團交建機關以“大學習大調研大討論”活動為契機,高質量抓好員工學習。在每周五集中學習、干部領學的基礎上,要求全體員工結合自身實際加強自學。一手抓業務學習,全體員工對照自身崗位職責與權責進行自主學習,向書本學、向身邊的優秀同事學,不斷提高自身業務素質;一手抓黨章黨規和企業制度學習,重點對《黨章》《中共中央八項規定》《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等黨內法規以及公司《請銷假管理辦法》《考勤管理辦法》等管理制度進行學習,進一步強化黨員干部的紀律意識和規矩意識,增強執行制度的自覺意識。
機關創新學習方式,通過與先進單位開展共建,利用微信群、QQ群及時推送學習資料等方式,對標對表先進單位優秀的管理模式,不斷尋找差距、補短板,促進機關工作的提升。
“學,然后知不足”,通過學習為作風建設打牢基礎,也為推動工作注入了活力。
務實——深化基層服務
“為基層做好服務你們做到位了嗎?”這樣的反躬自省,直抵心靈。把時間回溯到2月初,這是兵團交建年初召開的黨委擴大會上黨委書記、董事長段輝林向全體員工的發問。
為抓好作風建設的整頓,該公司成立領導小組,制定下發《關于進一步加強機關工作作風的通知》《兵團交建黨委加強和改進機關作風建設實施方案》,先后召開作風整頓大會2次,全面吹響了作風建設集中整頓的“沖鋒號”。
公司作風建設整頓領導小組辦公室多次組織召開相關部門負責人會議和領導小組辦公室工作會議等,明確了“講政治、守紀律、敢擔當、有作為”的活動主題,對機關部門存在的問題進行研究討論,共查找出了“七個方面”具體的問題。各部門主動認領,通過建立問題清單,研究制定舉措和辦法,切實把作風建設抓緊盯死,確保各類問題堅決整改、全面整改、徹底整改。
今年,該公司承建的第三師艾力西湖、廣平九標等重點項目均面臨通車,壓力巨大,為幫助重點項目順利通車交驗,公司黨委要求機關各部門務必將“盯著做,馬上辦,事不過夜”的作風融入日常工作,變‘要我服務’為‘我要服務’。
機關各部門多次下基層積極主動貼近一線,從基層財務、經營、農民工治欠保支、黨群、廉政等基礎業務工作入手,及時跟蹤對接,發現問題及時糾偏,協同解決項目的實際問題。自機關作風整頓工作開展以來,機關各部門對基層項目進行點對點的專項幫扶指導50余次,始終把矛盾有沒有化解、工作有沒有提升、現狀有沒有改變,作為檢驗聯系工作的根本標準,真正打通了機關工作‘最后一厘米’”。
在抓好為基層服務的基礎上,公司黨委繼續推行員工輪崗制度,優化了《兵團交通建設有限公司員工輪崗實施辦法》,通過機關與基層人員的輪崗交換,不斷提升員工業務水平,激發干部的工作熱情。
嚴管——推動企業發展
“作風是形象,是力量;紀律是規矩,是保障。”
該公司黨委要求各級領導干部必須以好的作風和鐵的紀律狠抓各項工作落實,堅決完成各項任務目標。
今年以來,公司強力推進市場承攬、兩金清收、向南發展、招商引資等工作,這其中無論哪一項工作,都必須以好的作風和鐵的紀律做保證,才能取得實效。
為了讓好作風、鐵紀律在各級領導干部中入腦入心,公司堅持“嚴管干部”,把“嚴”的主基調貫穿于各項工作全過程。公司黨委要求各部門到基層單位督導檢查工作,必須在規定時間出發,檢查結束后要形成工作匯報;同時通過整頓辦公環境、嚴格考勤制度、嚴格著裝,創建“管理型、服務型、創新型、學習型”機關等方式,進一步提升機關部門的服務意識和服務質量。
針對機關部分人員出現的作風問題,公司黨委“揭短亮丑”糾治頑疾,通過召開警示教育大會、深刻檢討、書面檢查、通報批評等方式,讓黨員干部紅臉出汗,不斷增強機關工作人員的責任意識。
該公司黨委提出,機關干部要把“基層滿不滿意”作為衡量機關工作成效的標尺,基層單位要加強對機關部門的考核評價,每季度要對機關各部門分管領導和部門負責人從“精于管理、樂于服務、勇于創新、勤于學習”四個方面進行考核,結果通過“紅黑榜”等手段進行公示,讓機關干部始終緊繃紀律作風這根弦。
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兵團交建黨委將繼續按照北新集團黨委的要求,將“態度再認真一點、責任心再強一點、效率再高一點、工作再細一點”的作風建設要求落到實處,持之以恒轉作風、久久為功抓落實,讓好的作風、鐵的紀律成為建設高質量發展強企的有力保障。(文/孫兆艷)
(新媒體責編:caizhuo)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