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游行業泡沫破滅后,行業才會真正進行優勝劣汰,僅僅依靠人口紅利獲得收益的時代,也早已過去。
曾經的手游第一股掌趣科技,正在陷入持續的動蕩中。
12月12日,A股上市的掌趣科技股價下跌2.08%至6.12元,其市值為168.79億元。此前,該公司通過資本并購的手段,市值一度狂飆至540億元。但是,三年多以來,資本的狂熱逐漸退去,其市值已經不到峰值時的三分之一,跌去了近70%。
股價的一路狂瀉僅僅是表象,管理層的動蕩也在持續。日前,該公司發布了10則公告,稱董事長、總經理、監事三人同時離職,聘任原天馬時空創始人劉惠城為公司總經理,并提名董事長候選人。就在一個月前,公司副總經理兼董事會秘書李好勝也宣布辭職。
該公司2017第三季度財報顯示,前任董事長姚文彬減持套現便高達23.46億元,持股比例從上市前的49.76%下降至14.06%。其上市時的第二大股東華誼兄弟套現共24.74億元,目前持股僅剩0.42%。加上其他十多位離職的高管,兩年內股東累計套現超過60億元。
對于這一現狀,劉惠城表示,未來掌趣科技將實現以產品研發為導向的戰略轉型。手游行業具備周期性特征,連續爆款的概率很小。因此,產品研發不能只看眼前,要回歸到企業長期價值上。
不過,在當前的競爭形勢下,技術派高管主導的轉型,依然在研發創意、用戶獲取上面臨不小的挑戰。
市值縮水
曾經的掌趣科技,與中青寶一起在A股受到了明星般的追捧。彼時的手游業正處于黃金時代。
2012年5月11日上市時,手游行業正處于爆發前夜。文化部發布的報告顯示,2012年,以互聯網和移動絡游戲市場計算,我國網絡游戲市場收入規模達601.2億元,同比增長28.3%。其中,互聯網游戲536.1億元,同比增長24.7%;移動游戲65.1億元,同比增長68.2%。掌趣科技市值達到40多億。
隨后,掌趣科技開始了一系列的收購。8.1億元收購動網先鋒、17.39億元收購玩蟹科技、8.14億元投資上游信息、香港手游開發商Animoca Brands等等。根據已披露的信息顯示,單在2015年,掌趣科技在收購以及投資上就花費了約50億元。超過40次的資本動作,也讓掌趣科技的市值一路飆升。
不過,該公司的業績并未直線攀升。掌趣科技2017年上半年財報顯示,截至6月30日,掌趣科技實現營業收入8.27億元,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2.67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3.35%和36.17%。
雖然股價大跌,但是三年解禁期過了以后,掌趣科技大批的員工減持套現。一名游戲行業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手里有股權的員工都在高位套現了,內部人員流失也很快。“才兩三年,公司里的人換得差不多了,很多我都不認識,甚至是公關部這種對外的部門,也很難找到人。”
姚文彬曾公開表示,無論市場行情如何,公司都將堅持持續并購的發展策略,而并購標的的選擇首先要滿足在游戲行業是第一集團軍的硬性條件。但是,他并未考慮到各個業務子公司之間的協同和融合。
與此同時,中青寶、拓維信息等手游公司的股價,也在過去三年實現了數倍上漲,傳統企業收購游戲公司,成為包裝市值屢試不爽的手段。幾乎所有的游戲業內人士都認為泡沫存在,而泡沫終有破滅的一天。
截至12月12日收盤,中青寶股價報收15.85元,總市值為41.37億元。而在2013年,該公司年內股價上漲六倍,市值突破百億。如今,中青寶的市值早已腰斬。
易觀智庫分析師薛永峰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認為,無論是中青寶還是掌趣科技,本質還是以游戲為主要營收。但是,游戲行業的不確定性太大,也存在風險,需要不斷的突破,并維持研發能力,僅僅靠收購也很難改變這一特性。
泡沫破滅
掌趣科技的泡沫被刺破是在2015年末,該公司之前并購的游戲公司大多沒有完成業績承諾。2017上半年,天馬時空凈利潤為6700萬,距離承諾的全年3.3億僅完成了20%。
為了股價止跌,掌趣科技今年一月份宣布因重組停牌。歷經5個月停牌后,掌趣科技在6月20日發布公告稱,重組終止但是騰訊公司入股。據悉,騰訊以4.9億元購入5541萬股掌趣科技,約占后者總股本的2%。掌趣科技方面表示,掌趣將與騰訊深度開展包括自研產品合作發行、整合外部游戲資源多方合作、全渠道發行、海外發行、IP資源獲取等多方面合作。
在此之前,騰訊一直是掌趣科技的重要合作伙伴。2014年,騰訊作為第一大客戶,為掌趣科技貢獻了36.27%的營收。2016年年底,雙方還簽訂了排他性協議,宣布掌趣科技旗下的手游《全民奇跡》續作,將由騰訊在中國區域內獨家代理發行。
但是,即便有中國網游第一巨頭的持股,掌趣科技也并未能挽回頹勢。剛剛履新的劉惠城在發給全員的內部信中稱,手游市場正在以前所未見的方式加速演化,每年推出一款以上產品的公司,前兩年還有一萬多家,現在只剩下幾千個。“CP在減少,產品在減少,市場規模卻仍保有40%左右的高速增長。我們能不能保留現有優勢,分享行業增長的紅利,將進入到決勝階段。”
在騰訊、網易拿走了近70%的市場份額后,留給小玩家的機會并不多。中國文化娛樂行業協會報告顯示,今年國內游戲市場規模平穩提升,但增幅有所回落,不同類型游戲市場出現冷熱不均的現象。行業整體營業收入近2200億元,同比增長超過23%。移動游戲以全年約1100多億元的營業收入,占據了網絡游戲市場的半壁江山。
分析人士認為,巨頭壟斷的背景下,中小企業更加需要加強內容的競爭力。此外,手游行業泡沫破滅后,行業才會真正進行優勝劣汰,僅僅依靠人口紅利獲得收益的時代,也早已過去。對于國內游戲市場來說,或許到了價值回歸的時候。
|
(新媒體責編:news)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